舟中望九华

· 王称
云锦积岧峣,屏风倚碧霄。 猿声听不尽,山翠望还消。 俗驾何由税,仙人不可招。 夜深理孤棹,乘月逐归潮。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岧峣(tiáo yáo):山高的样子。
  • 屏风:比喻山峰排列如屏风。
  • 俗驾:指世俗的车马,比喻尘世的纷扰。
  • :通“脱”,解脱,离开。
  • 孤棹:孤舟。

翻译

云朵像锦缎一样堆积在高山之巅,山峰如屏风般耸立在碧空之中。猿猴的叫声此起彼伏,听不尽其深远,山间的翠色在望中逐渐消散。尘世的纷扰如何能够解脱,仙人的踪迹已不可寻觅。夜深时分,我独自驾驭着小舟,乘着月光追逐着归潮而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舟中远望九华山的情景,通过“云锦积岧峣,屏风倚碧霄”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山的高远与云的绚烂。诗中“猿声听不尽,山翠望还消”传达了深邃的自然之声与变幻的山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后两句“俗驾何由税,仙人不可招”则抒发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仙境的向往。最后,“夜深理孤棹,乘月逐归潮”以月夜归舟的画面,寄托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怀。

王称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东东阿人,字孟扬,一作孟扬。洪武中领乡荐,入国子监。旋陈情养母。永乐初授国史院检讨,与修《永乐大典),充副总裁。旋参英国公张辅军攻交趾,还守故官。与解缙交好,后坐缙党,下狱死。为人目空四海,辩若悬河,视余子琐琐,以是名虽日彰,谤亦随之。有《虚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