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亭夜怀黄八粲林六敏

· 王称
孤亭水云深,人境自幽绝。 七弦罢鸣弹,桐阴初上月。 偶酌尊中醪,高卧望云阙。 荷露清角巾,松飙濯毛发。 寥寥天籁寒,吟咏了未辍。 志偕南阜隐,兴藉东山发。 同心念离居,中夜思超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七弦:指古琴,因古琴有七根弦。
  • 尊中醪:尊,古代盛酒的器具;醪,指浊酒。
  • 云阙:指高耸入云的宫阙,这里泛指高远的景象。
  • 荷露:荷叶上的露水。
  • 角巾:古代的一种头巾。
  • 松飙:松林间的风。
  • 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水声等。
  • 南阜:指南山,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 东山:古代指隐居的地方,也用来比喻隐居。
  • 超忽:遥远,不可及。

翻译

孤立的亭子坐落在水云深处,四周环境幽静至极。古琴停止了弹奏,桐树的阴影下,月亮初升。偶尔举杯畅饮浊酒,仰望高远的云中宫阙。荷叶上的露水清凉地沾湿了头巾,松林间的风吹拂着我的头发。自然界的声音显得格外清冷,我不断地吟咏着诗句。我的志向与南山隐居相契合,兴致因东山的隐逸而激发。与心意相投的朋友们思念着彼此的分离,深夜里我思考着遥远的未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夜晚水亭的静谧景象,通过古琴、月光、酒、露水、松风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幽静自然环境的向往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诗中“七弦罢鸣弹,桐阴初上月”一句,以琴声的停止和月光的初上,巧妙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后文通过对自然声音的描写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王称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东东阿人,字孟扬,一作孟扬。洪武中领乡荐,入国子监。旋陈情养母。永乐初授国史院检讨,与修《永乐大典),充副总裁。旋参英国公张辅军攻交趾,还守故官。与解缙交好,后坐缙党,下狱死。为人目空四海,辩若悬河,视余子琐琐,以是名虽日彰,谤亦随之。有《虚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