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 王称
贾生洛阳人,年少有远识。 当其痛哭时,汉祚如磐石。 其言实非狂,四座为动色。 抱火厝积薪,寝食方自得。 长沙卑暑地,自古舞鲲窄。 吞舟讵能容,骥足诚窘迫。 吊湘见微志,感鵩成太息。 道大古莫容,夫子亦何极。 驽骀服上襄,騄駬弃道侧。 卓哉治安书,遗耀在简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贾生:指贾谊,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
  • 汉祚:汉朝的国运。
  • 磐石:比喻坚固不动。
  • 厝积薪:比喻潜伏的危机。
  • 卑暑地:指气候炎热而地位低下的地方。
  • 舞鲲窄:比喻环境狭窄,难以施展才华。
  • 吞舟:比喻大才不能被小用。
  • 骥足:比喻有才能的人。
  • 吊湘:指贾谊被贬长沙时所作的《吊屈原赋》。
  • 感鵩:指贾谊所作的《鵩鸟赋》。
  • 驽骀:劣马,比喻庸才。
  • 騄駬:良马,比喻贤才。
  • 治安书:指贾谊的《治安策》。

翻译

贾谊是洛阳人,年轻时就有远大的见识。当他痛哭流涕时,汉朝的国运就像磐石一样坚固。他的言论并非狂妄,四座的人都为之动容。他比喻潜伏的危机就像把火放在柴堆下面,自己却安然自得地睡觉吃饭。长沙是个气候炎热而地位低下的地方,自古以来环境狭窄,难以施展才华。大才不能被小用,有才能的人也感到窘迫。他写《吊屈原赋》表达了自己的微小志向,写《鵩鸟赋》时感慨万分。他的大道自古以来无人能容,夫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庸才被重用,贤才却被弃置一旁。贾谊的《治安策》真是卓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贾谊的远见卓识和卓越才华,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不公和人才被埋没的感慨。诗中通过比喻和对比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贾谊的处境和心境,以及他的才华和志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贾谊的敬仰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王称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东东阿人,字孟扬,一作孟扬。洪武中领乡荐,入国子监。旋陈情养母。永乐初授国史院检讨,与修《永乐大典),充副总裁。旋参英国公张辅军攻交趾,还守故官。与解缙交好,后坐缙党,下狱死。为人目空四海,辩若悬河,视余子琐琐,以是名虽日彰,谤亦随之。有《虚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