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来报最

圣主旁求耳目臣,三年课最报枫宸。 都亭早办豺狼疏,琐闼行清辇毂尘。 两邑歌声出畏垒,九重敕命下徵轮。 于今虚却山公席,指日云霄问要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课最:考核政绩最优者。
  • 枫宸:宫殿。宸,北辰所居,指帝王的殿庭。汉代殿庭多植枫树,故有此称。
  • 都亭:古代城郭附近的亭舍。
  • 豺狼疏:比喻弹劾奸恶的奏章。
  • 琐闼:指宫殿的门。
  • 辇毂:皇帝的车舆,代指京城。
  • 畏垒:山名,比喻偏远之地。
  • 徵轮:征召的车轮,指征召。
  • 山公席:指山涛的职位,山涛曾任选官,后世以“山公席”指选官之职。
  • 要津:重要的渡口,比喻重要的职位或地位。

翻译

圣明的君主旁求耳目之臣,三年考核政绩最优者,回报宫殿。 在都亭早早办理弹劾奸恶的奏章,宫门即将清理京城的尘埃。 两个县的歌声从偏远之地传出,皇帝的敕命下达征召的车轮。 如今却空缺了山涛的职位,指日可待在云霄之上询问重要的职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忠诚的臣子在三年考核中表现优异,得到皇帝的赏识和征召。诗中通过“课最报枫宸”、“都亭早办豺狼疏”等句,展现了臣子的勤勉和正直。末句“于今虚却山公席,指日云霄问要津”则表达了臣子对未来重要职位的期待和自信。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士人的政治抱负和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