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论 [ ] 王勃

论曰:汉自顺桓之间,国统屡绝,奸回窃位,阉宦满朝。士之蹈忠义履冰霜者,居显列则陷犯忏之诛,伏闾则婴党锢之戮。当是时也,天下之君子,扫地将尽。虽九伊周、十稷契,不能振已绝之纲,举土崩之势明矣。 熹平中

山海经 · 海经 · 海内南经 [ ] 无名氏

海内东南陬以西者。 瓯居海中。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 三天子鄣山在闽西海北。一曰在海中。 桂林八树在番隅东。 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皆在郁水南。郁水出湘陵南海。一曰相

小雅 · 苕之华 [ ] 无名氏

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传习录 · 卷中 · 答顾东桥书 · 四 [ ] 王守仁

来书云:“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此为学者吃紧立教,俾务躬行则可。若真谓行即是知,恐其专求本心,遂遗物理,必有暗而不达之处,抑岂圣门知行并进之成法哉?”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

韩氏周宣王时为侯尝入觐而归显父饯之尹吉甫作诵今司空康国公既老元祐丁卯朝京师戊辰春还许天子赐燕某赋是诗 [ ] 彭汝砺

在昔韩侯,受命有周。 绍嗣禹功,以续祖考。 韩侯入觐,玄衮介圭,有淑其旆。 韩侯归止,显父是饯。 笾豆有践,奏鼓衎衎。 韩侯燕喜,既多受祉。 施于子孙,为宋柄臣。 有子且贤,长则上公。 亦似前人,有赫

山海经 · 海经 · 大荒西经 [ ] 无名氏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有两黄兽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湿山,水东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国山。 有国名曰淑士,颛顼之子。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

史通·内篇·烦省第三十三 [ ] 刘知几

昔荀卿有云:远略近详。则知史之详略不均,其为患者久矣。 及干令升《史议》,历诋诸家,而独归美《左传》,云:“丘明能以三十卷之约,括囊二百四十年之事,靡有孑遗。斯盖立言之高标,著作之良模也。”又张世伟

左传 · 季梁谏追楚师 [ ] 左丘明

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 斗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

季梁谏追楚师 [ ] 左丘明

楚武王侵随,使薳章求成焉,军于瑕以待之。随人使少师董成。 斗伯比言于楚子曰:“吾不得志于汉东也,我则使然。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彼则惧而协以谋我,故难间也。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

汴之水三 [ ] 梅尧臣

汴之水,分于河,黄流浊浊激春波。昨日初观水东下,千人走喜兮万人歌。 歌谓何,大船来兮小船过。百货将集玉都那,君则扬舲兮以糺刑科。

三十世家 · 赵世家 [ ] 司马迁

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至中衍,为帝大戊御。其后世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后为秦。恶来弟曰季胜,其后为赵。 季胜生孟增。孟增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

孟子 · 第十二卷 · 告子下 · 第十一节 [ ] 孟子

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国风 · 唐风 · 扬之水 [ ] 无名氏

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管子·霸言 [ ] 管仲

霸王之形;象天则地,化人易代,创制天下,等列诸侯,宾属四海,时匡天下;大国小之,曲国正之,强国弱之,重国轻之;乱国并之,暴工残之:僇其罪,卑其列,维其民,然后王之。夫丰国之谓霸,兼正之国之谓王。夫王者

挽曾国荃联 [ ] 李正荣

廿四史据古论今,与汉之萧曹,唐之李郭,宋之范韩,伟烈丰功同不朽; 十三省名禋秩祀,合东而广越,西而秦晋,南而吴楚,铸钟勒石永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