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道 [ 宋] 卫宗武
勋华相授受,谟典所具述。
其要在厥中,精一而允执。
惟诚乃能精,惟诚乃能一。
是以无党偏,是以臻正直。
三代所共守,百世不可易。
伯者假仁义,战国尚诈力。
汉唐非无君,文为事矫饰。
其能粹而王,一指不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四十四 [ 明] 王守仁
问:“圣人生知、安行,是自然的,如何有甚功夫?”
先生曰:“知、行二字,即是功夫,但有浅深难易之殊耳。良知原是精精明明的,如欲孝亲,生知、安行的只是依此良知实落尽孝而已,学知、利行者只是时时省觉,务
讲德联句 [ 唐] 清昼
先王设位,以正邦国。
建立大官,封植有德。
二南敷化,四岳述职。
其言不朽,其仪不忒。
暨于嬴刘,乃创程式。
罢侯置守,剖竹分域。
赫矣皇唐,康哉立极。
精选藩翰,庸资正直。
爰命我公,东土作则。
克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十六 [ 明] 王守仁
先生曰:“诸公在此,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若茫茫荡荡度日,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得痛症,恐终不济事,回家只寻得旧时伎俩而已,岂不惜哉?”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一 [ 明] 王守仁
黄以方问:“‘博学于文’为随事学存此天理,然则谓‘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其说似不相合。”
先生曰:“《诗》《书》六艺,皆是天理之发见,文字都包在其中。考之《诗》《书》六艺,皆所以学存此天理也,不特发
郊庙歌辞梁太庙乐舞辞登歌 [ 唐] 不详
于赫我皇,建中立极。
动以武功,静以文德。
昭事上帝,欢心万国。
大报严禋,四海述职。
孙子兵法 · 用间篇 [ 周] 孙武
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薛侃录 · 三十四 [ 明] 王守仁
黄诚甫问:“先儒以孔子告颜渊为邦之问,是立万世常行之道,如何?”
先生曰:“颜子具体圣人,其于为邦的大本大原都已完备,夫子平日知之已深,到此都不必言,只就制度文为上说。此等处亦不可忽略,须要是如此方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薛侃录 · 三十五 [ 明] 王守仁
蔡希渊问:“文公《大学》新本,先‘格致’而后‘诚意’工夫,似与首章次第相合。若如先生从旧本之说,即‘诚意’反在‘格致’之前,于此尚未释然。”
先生曰:“《大学》工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个‘
文心雕龙 · 总术 [ 南北朝] 刘勰
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夫文以足言,理兼《诗》、《书》,别目两名,自近代耳。颜延年以为∶“笔之为体,言之文也;经典则言而非笔,传记则笔而非言。”请夺彼矛,还攻其
文心雕龙 · 事类 [ 南北朝] 刘勰
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昔文王繇《易》,剖判爻位。《既济》九三,远引高宗之伐,《明夷》六五,近书箕子之贞:斯略举人事,以征义者也。至若胤征羲和,陈《政典》之训;盘庚诰民,叙迟任
文心雕龙 · 原道 [ 南北朝] 刘勰
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迭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为五行之
寄赠须孟修同学二首 其二 (乙丑) [ 清] 王季珠
治身琐屑必经营,不喜空谈纸上兵。
古衣冠须归束好,奇书画要拆开评。
寒门特起驹无匹,盛世调元凤不鸣。
式化乡闾吾分内,漫云声价必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