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湖记 [ ] 曾巩

鄞县张侯图其县之广德湖,而以书并古刻石之文遗予曰:「愿有记。」 盖湖之大五十里,而在鄞之西十二里。其源出于四明山,而引其北为漕渠,泄其东北入江。凡鄞之乡十有四,其东七乡之田,钱湖溉之;其西七乡之田,

汉书 · 志 · 五行志中之下 [ ] 班固

传曰:“视之不明,是谓不哲,厥咎舒,厥罚恒奥,厥极疾。时则有草妖,时则有蠃虫之孽,时则有羊祸,时则有目疴,时则有赤眚赤祥。惟水沴火。” “视之不明,是谓不哲”,哲,知也。《诗》云:“尔德不明,以亡陪

三国志 · 魏书 · 明帝纪 [ ] 陈寿

明皇帝讳叡,字符仲,文帝太子也。生而太祖爱之,常令在左右。[一]年十五,封武德侯,黄初二年为齐公,三年为平原王。以其母诛,故未建为嗣。[二]七年夏五月,帝病笃,乃立为皇太子。丁巳,即皇帝位,大赦。尊皇

资治通鉴 · 卷二十一 · 汉纪十三 [ ] 司马光

起玄黓涒滩,尽玄黓敦牂,凡十一年。 世宗孝武皇帝下之上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一零九年) 冬,十月,上行幸雍,祠五畤;还,祝祠泰一,以拜德星。 春,正月,公孙卿言:“见神人东莱山,若云欲见天子。”天子于

汉书 · 志 · 沟洫志 [ ] 班固

《夏书》:禹堙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陆行载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毳,山行则梮,以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然河灾之羡溢,害中国也尤甚。唯是为务,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南到华阴

汉书 · 传 · 萧何曹参传 [ ] 班固

萧何,沛人也。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佑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辩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征何,何固请,

三国志 · 魏书 · 少帝纪 [ ] 陈寿

齐王讳芳,字兰卿。明帝无子,养王及秦王询;宫省事秘,莫有知其所由来者。[一]青龙三年,立为齐王。景初三年正月丁亥朔,帝甚病,乃立为皇太子。是日,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后曰皇太后。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宣王

郑北山之元孙扁其楼王适庄为书北山之英四字求跋为作诗 [ ] 金履祥

北山之高,屹屹南州。 北山之英,尔公尔侯。(一章) 诞此郑公,维国之器。 有伟其才,有奇其气。(二章) 不屑以洁,不震以强。 权不离义,锻不柔刚。(三章) 戎始归疆,人喜公虑。 谓戎未觉,亟固我圉。(

孟子 · 第二卷 · 梁惠王下 · 第十节 [ ] 孟子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

战国策 ·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 [ ] 刘向

燕太子丹质於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

汉书 · 传 · 赵充国辛庆忌传 [ ] 班固

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人也,后徙金城邻居。始为骑士,以六郡良家子善骑射补羽林。为人沉勇有大略,少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 武帝时,以假司马从贰师将军击匈奴,大为虏所围。汉军乏食数日,死伤者

老君十六变词 [ ] 无名氏

六变之时。生在乾地西北角。图画天地立五岳。处置星辰叙四渎。 二十八宿注乡曲。日月照曜为下国。走如流水得周局。智者察之知急速。 雨泽以时熟五䅽。万人食之大化足。

汉书 · 传 · 韩彭英卢吴传 [ ] 班固

韩信,淮阴人也。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为商贾,常从人寄食。其母死无以葬,乃行营高燥地,令傍可置万家者。信从下乡南昌亭长食,亭长妻苦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自绝去。至

国风 · 召南 · 采蘩 [ ] 无名氏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 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茶经 · 四之器 [ ] 陆羽

风炉: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致其圬墁,凡三足。古文书二十一字,一足云“坎上巽下离于中”,一足云“体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云“圣唐灭胡明年铸”。其三足之间设三窗,底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