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赋个侬

琼枝何必问根芽,织席寒门产丽华。 寂寞岩阿辉夜玉,幽荒篱落灿仙葩。 雪天宜主曾同被,溪水夷光旧浣纱。 一笑会登欢掌上,乘风珠唾落烟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琼枝:比喻美好的花木枝条。
  • 根芽:植物的根部和芽,这里比喻出身。
  • 织席寒门:指贫寒的家庭。
  • 丽华:美丽的花朵,这里比喻美丽的女子。
  • 岩阿:山岩的曲折处。
  • 辉夜玉:在夜晚闪耀如玉的光辉。
  • 篱落:篱笆。
  • 仙葩:仙花,比喻美丽的花朵。
  • 雪天宜主:雪天中的佳人。
  • 同被:共同盖着被子,指亲密无间。
  • 溪水夷光:溪水清澈,夷光指西施,这里比喻美丽的女子。
  • 浣纱:洗纱,古代女子的一种劳作,这里指西施的典故。
  • 欢掌上:比喻极受宠爱。
  • 乘风珠唾:比喻言语或歌声如珠玉般美好。
  • 烟霞:云雾和霞光,这里指美丽的景色。

翻译

美丽的花木何必问其出身,贫寒的家庭也能孕育出美丽的女子。 在寂静的山岩曲折处,夜晚的光辉如玉般闪耀;在幽深的篱笆旁,美丽的花朵灿烂绽放。 雪天中的佳人曾与我同盖一床被子,溪水清澈,如同西施洗纱之地。 她的一笑让我感到极受宠爱,她的言语或歌声如珠玉般美好,飘落在美丽的云雾和霞光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贫寒与美丽,表达了出身并不决定一切,美丽可以超越环境的主题。诗中运用了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象和典故,如“琼枝”、“丽华”、“辉夜玉”等,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同时,通过“同被”、“浣纱”等细节,展现了与佳人亲密无间的情感。最后,“欢掌上”和“乘风珠唾”则形象地描绘了佳人的宠爱和美好。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王彦泓

明镇江府金坛人,字次回。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博学好古,喜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有加毫颊上之致。有《疑雨集》。 ► 8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