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维新学士先子除夜高咏诗韵

· 丘浚
閒中日月静中过,孤竹清风柳下和。 文解送穷聊自剧,诗成泣鬼不须傩。 头颅种种遽如许,世态悠悠能几何。 不朽只消贤子在,寻常名利孰为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閒中:闲暇之中。
  • 孤竹:古代指一种清高的竹子,常用来比喻高洁的人。
  • 解送:这里指理解、领悟。
  • 聊自剧:聊以自娱,自我娱乐。
  • 泣鬼:形容诗文感人至深,连鬼神都会感动得哭泣。
  • 不须傩:不需要驱邪的仪式,意指诗文自然感人,无需外力加持。
  • 头颅:指人的头部,这里比喻人的生命或精神状态。
  • 遽如许:突然变得这样。
  • 世态:社会上的风俗习惯和人情世故。
  • 悠悠:形容时间长久或心情悠闲。
  • 贤子:有德行的儿子,这里指杨维新的父亲。
  • 寻常:平常,普通。
  • 名利:名声和利益。

翻译

在闲暇的时光中静静度过,清风如孤竹,在柳树下轻轻和鸣。 理解了送穷的文意,聊以自娱,诗作感人至深,连鬼神都会感动,无需外力加持。 头颅(生命)转瞬即逝,变得如此,世态人情又能持续多久? 不朽的只是贤德之子的存在,平常的名声和利益又算得了什么。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漠。诗中,“閒中日月静中过”描绘了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而“孤竹清风柳下和”则进一步以自然景象来象征这种心境的清高与和谐。后两句通过对“送穷”文意的理解和对诗作感人力量的自信,表达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最后两句则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看法,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贤德之子的传承,而非世俗的名利。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

丘浚

丘浚

又作邱浚。明琼州琼山人,字仲深,号琼台。景泰五年进士。幼孤,母李氏教之读书。既长,博极群书,尤熟于国家典故。自翰林院编修,进侍讲,迁国子祭酒,累官至礼部尚书。弘治四年,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为尚书入内阁者之始。八年,卒于官。赠太傅,谥文庄。尝采群书补宋真德秀《大学衍义》为《大学衍义补》,所载均可见之行事。与修《英宗实录》,实书于谦之功。又作传奇《五伦全备忠孝记》、《投笔记》、《举鼎记》、《罗囊记》四种(《罗囊记》今佚)。亦工诗,有《琼台集》。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