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寺送朗道人祝发庐山

· 王醇
芳草萋迷闭曲房,竹床芸帙一灯光。 常悲逝水因除发,偶看浮云遂别乡。 烟月待吟开远岸,江妃闻梵礼孤航。 净心好过东林寺,寻向莲花印旧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萋迷:形容芳草茂盛而迷茫。
  • 曲房:曲折幽深的房间。
  • 芸帙:书籍。芸,指芸香,古人用以驱虫防蛀,保护书籍。
  • 逝水:比喻流逝的时光。
  • 除发:剃发,指出家。
  • 浮云:比喻世事无常,变化莫测。
  • 江妃:传说中的水中仙女。
  • 梵礼:佛教的礼仪。
  • 孤航:孤独的船只。
  • 东林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之一。
  • 莲花:佛教中象征纯洁和悟性的花朵。

翻译

芳草茂盛,迷茫地遮蔽了幽深的房间,竹床上摆放着书籍,一盏灯光照亮。 常常因为感叹时光流逝而决定剃发出家,偶尔看到世事如浮云般变幻,便离开了故乡。 等待着月光下的江岸,吟咏诗篇,江中的仙女听到了佛经的诵读,向着孤独的船只行礼。 心灵清净,前往东林寺,寻找着莲花,印记着旧日的香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王醇在开元寺送别友人朗道人前往庐山出家的情景。诗中,“芳草萋迷”与“曲房”共同营造了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而“竹床芸帙”与“一灯光”则展现了诗人简朴的修行生活。诗人的出家决定源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世事无常的领悟。结尾处,诗人向往东林寺的清净,寻找莲花,象征着对佛教教义的追求和对精神净化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王醇

明南直隶扬州人,字先民。弱冠善辞赋,性放荡不羁,从季父游京师,日醉市楼,挟妓走马。大将军麻贵阅兵,醇轻裘快马,驰突演武场,引弓破的,矢矢相连属,又舞双剑如飞。大将军欲用之。笑谓:“家本书生,聊用游戏耳。”后归扬州慈云庵为僧。有诗集,深情孤诣,秀句错出,澄怀观道,超然有得。 ► 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