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屡将时节客中过,今夜双星又渡河。 天上佳期应有数,人间欢会苦无多。 合离不定桥边影,巧拙何心杼里梭。 我亦年来解玄理,却怜尘世尚蹉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lǚ):多次。
  • 双星:指牵牛星和织女星。
  • 渡河:指七夕传说中牛郎织女渡过银河相会。
  • 佳期:美好的时光。
  • 有数:有限,有定数。
  • 欢会:欢乐的聚会。
  • 苦无多:苦于不多。
  • 合离:指牛郎织女每年一次的相会和分离。
  • 桥边影:指银河上的桥影,即传说中的鹊桥。
  • 巧拙:指织女的织工巧妙或笨拙。
  • 杼里梭:织布机上的梭子,这里指织女的工作。
  • 解玄理:理解深奥的道理。
  • 尘世:人间世界。
  • 蹉跎(cuō tuó):虚度光阴。

翻译

多次在客中度过这节日,今夜双星又渡过银河相会。 天上的美好时光或许有限,人间的欢乐聚会总是苦于不多。 相会与分离在桥边留下影子,织女的巧妙或笨拙又何关梭子。 我近年来也理解了深奥的道理,却仍为尘世的虚度感到悲哀。

赏析

这首作品以七夕为背景,通过描绘牛郎织女的相会与分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欢会短暂和尘世蹉跎的感慨。诗中“屡将时节客中过”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漂泊,“天上佳期应有数,人间欢会苦无多”则深刻反映了人生美好时光的有限和欢乐的难得。末句“我亦年来解玄理,却怜尘世尚蹉跎”显示了诗人对尘世虚度的无奈与哀愁,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叶春及

明浙江归安人,字化甫。隆庆初由乡举授教谕,上书陈时政三万余言,都人传诵。后迁惠安知县,寻引归。后以荐为郧阳同知,入为户部郎中卒。工诗文,有《石洞集》。 ► 3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