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七月晦日:农历七月的最后一天。
- 三髻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当地的一座山。
- 鼓御风之章:可能是指某种与风有关的乐章或诗篇。
- 秋衣:秋天的衣服,这里指穿着秋衣。
- 重湿:湿透。
- 海天寒:海天之间显得寒冷。
- 秀色:美丽的景色。
- 三峰:三座山峰,指三髻山的三座主峰。
- 佚女:美丽的女子。
- 双鬟: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型,这里代指女子。
翻译
在农历七月的最后一天,我与几位朋友在大雨中一同游览三髻山,心中回响着与风有关的诗篇。秋天的衣服被雨水湿透,海天之间显得格外寒冷,我们在雨中欣赏着三座山峰的美丽景色。却遗憾地遇到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双鬟发型仿佛隔着云端,让人心生遗憾。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雨中游览三髻山的情景,通过“秋衣重湿”和“海天寒”传达了雨天的寒意和湿气,同时“秀色三峰雨里看”展现了雨中山景的别样美。后两句则通过“佚女”和“双鬟隔云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遗憾,增添了诗意的深度和情感的复杂性。
叶春及的其他作品
- 《 初春滕方伯支学宪招饮药洲药洲南汉离宫有池今名白莲池畔有九曜石 》 —— [ 明 ] 叶春及
- 《 质明谒帝期雨亦往忽然晴朗遂得遍游 》 —— [ 明 ] 叶春及
- 《 送少参归安韩公兵备广右兼怀方伯乔公督学刘公 》 —— [ 明 ] 叶春及
- 《 同郑使君游七星岩 》 —— [ 明 ] 叶春及
- 《 谷日登盘谷岩楼诸生同游言岩西南有芹山观旧址乃白玉蟾脩炼之所遂往寻之席地复酌 》 —— [ 明 ] 叶春及
- 《 九日高士峰宴集 》 —— [ 明 ] 叶春及
- 《 铜岭吊古 》 —— [ 明 ] 叶春及
- 《 侄孙世俊置酒第一楼同席潘李诸子得楼字 》 —— [ 明 ] 叶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