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慧人:聪明人。
- 红烛:红色的蜡烛,常用于照明或装饰。
- 窄槛:狭窄的门槛或窗台。
- 新月:月初的月亮,形状如弯钩。
- 细蕊疏花:细小的花蕊和稀疏的花朵。
- 小春:指农历十月,因天气有时回暖如春,故称小春。
- 戏掐:轻轻捏取。
- 枣膏:枣泥,用枣子制成的糊状食品。
- 麝火:麝香的香气。
- 瓜子:西瓜子或南瓜子,常作为零食。
- 杯巡:饮酒时轮流敬酒的次数。
- 相思怨绝:因思念而产生的极度怨恨。
- 弹丝:弹奏丝弦乐器。
翻译
在清冷的夜晚能游走的人必定是聪明之人,红烛泪滴,情感上显得格外亲近。狭窄的纸窗和门槛透进了新月的光芒,细小的花蕊和稀疏的花朵预示着小春的到来。轻轻捏取枣泥添上麝香的香气,暗中拈起瓜子记录着酒杯的轮流。因思念而产生的极度怨恨难以用诗表达,却爱通过弹奏丝弦乐器来真实地诉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夜中的细腻情感和场景。诗人通过对红烛、新月、细蕊疏花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思念的氛围。诗中的“戏掐枣膏添麝火”和“暗拈瓜子记杯巡”等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夜晚的闲适与对往事的回忆。结尾的“相思怨绝诗难写,却爱弹丝诉得真”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纠葛和对音乐表达情感的依赖。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王彦泓的其他作品
- 《 御君兄内子妆阁被火敬唁以诗八首 》 —— [ 明 ] 王彦泓
- 《 踏春词偕云客孝先韬仲作 》 —— [ 明 ] 王彦泓
- 《 睡起 》 —— [ 明 ] 王彦泓
- 《 和孝仪看灯词十二首 》 —— [ 明 ] 王彦泓
- 《 用前韵吟寄所思末一章代为答 其二 (丁卯年) 》 —— [ 明 ] 王彦泓
- 《 寄怀韬仲秣陵并促归骑 其二 (丙寅年) 》 —— [ 明 ] 王彦泓
- 《 昔年同社为秋词,今成往事,离居多感,岁晏不聊,触绪生吟,冰霜满月,凛尖风之透骨,感皎月之映心,多因梦后之思,添出酒边之句,聊作秋声貂续,以为春咏前驱,合曰寒词得一十六首 其六 (丁卯年) 》 —— [ 明 ] 王彦泓
- 《 无题 》 —— [ 明 ] 王彦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