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山寺

· 王称
江近海势斗,中流孤岛分。 化城若浮出,钟梵空中闻。 真僧何方来,于兹巢白云。 鱼龙虎法界,日月栖山门。 而我泛梗踪,偶因涤嚣纷。 真源杳莫测,积气长氤氲。 一洒甘露言,便觉苏焦焚。 栖身恍圆镜,永绝诸漏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江近海势斗:江水靠近海洋,水势汹涌。
  • 中流孤岛分:江中的孤岛将水流分开。
  • 化城:指佛教中的理想国,比喻金山寺。
  • 钟梵:钟声和梵音,指寺庙的钟声和僧人念经的声音。
  • 真僧:真正的僧人。
  • 巢白云:比喻僧人隐居高远,如巢于白云之上。
  • 鱼龙虎法界:比喻佛教的法界广大,包含一切生物。
  • 日月栖山门:形容山门高耸,日月似乎栖息其上。
  • 泛梗踪: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涤嚣纷:洗涤尘世的纷扰。
  • 真源:指佛教的真理。
  • 杳莫测:深远而难以测度。
  • 积气长氤氲:形容气氛浓厚,长久不散。
  • 甘露言:比喻佛教的教义如甘露般滋润人心。
  • 苏焦焚:使焦躁的心灵得到舒缓。
  • 栖身恍圆镜:比喻心境如圆镜般明净。
  • 诸漏音:指一切烦恼和杂念。

翻译

江水靠近海洋,水势汹涌,江中的孤岛将水流分开。金山寺如同从水中浮现的理想国,寺庙的钟声和僧人念经的声音在空中回荡。真正的僧人从何而来,隐居在这如白云之上的地方。佛教的法界广大,包含一切生物,日月似乎栖息在山门之上。而我漂泊不定,偶然来到这里洗涤尘世的纷扰。佛教的真理深远而难以测度,气氛浓厚,长久不散。佛教的教义如甘露般滋润人心,使焦躁的心灵得到舒缓。我的心境如圆镜般明净,远离一切烦恼和杂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寺的宁静与庄严,以及诗人对佛教真理的向往和追求。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比喻,诗人表达了对尘世的超脱和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越。

王称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东东阿人,字孟扬,一作孟扬。洪武中领乡荐,入国子监。旋陈情养母。永乐初授国史院检讨,与修《永乐大典),充副总裁。旋参英国公张辅军攻交趾,还守故官。与解缙交好,后坐缙党,下狱死。为人目空四海,辩若悬河,视余子琐琐,以是名虽日彰,谤亦随之。有《虚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