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日赐观射柳二首

· 王英
鸣箫伐鼓催飞鞚,列阵行云拥翠华。 竞挽雕弓如月满,尽摧杨柳向风斜。 因知上将皆猿臂,总道诸军胜虎牙。 莫羡天山曾献巧,射生今已静胡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鸣箫:吹奏箫声。
  • 伐鼓:敲打鼓声。
  • 飞鞚:快速奔驰的马。
  • 翠华:皇帝仪仗中一种用翠鸟羽毛装饰的旗。
  • 雕弓:装饰精美的弓。
  • 猿臂:形容臂力强大,如猿猴般灵活。
  • 虎牙:比喻勇猛的军队。
  • 天山:山名,这里可能指边疆地区。
  • 射生:射箭技术。
  • 胡沙:指边疆的沙漠,这里代指边疆的敌人。

翻译

箫声悠扬,鼓声激昂,催促着骏马飞驰,云阵排列,行云流水般拥护着翠华旗。 众人竞相拉开雕弓,如同满月一般,杨柳在风中倾斜,仿佛被箭矢所摧。 由此可知,上将们的臂力强大如猿,诸军勇猛胜过虎牙。 不必羡慕天山曾有人展示巧妙的射箭技艺,现在我们已经用射箭技术静止了边疆的敌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日赐观射柳的盛况,通过箫鼓声、飞驰的马、排列的云阵等生动描绘了场面的热烈和壮观。诗中“竞挽雕弓如月满,尽摧杨柳向风斜”形象地展现了射箭的激烈和技艺的高超。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军队勇猛和射箭技艺的赞美,以及对边疆安宁的欣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开阔,展现了明代军队的威武和射箭技艺的精湛。

王英

明浙江金溪人,字时彦,号泉坡。永乐二年进士。选入文渊阁,掌机密章奏,与修《太祖实录》。仁宗即位,进侍讲学士。正统初累擢南京礼部尚书。历仕四朝,久在馆阁,文章典赡,朝廷大制作多出其手。有《泉坡集》。 ► 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