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书怀呈纳言姜公

凤城箫鼓梦中闻,天上人间自此分。 乡路三千俱是水,世情一半不如云。 郢人歌后非无曲,冀马空来尚有群。 君在汉廷司献纳,肯因流落荐雄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凤城:指京城。
  • 箫鼓:古代的两种乐器,常用于宫廷或庆典中。
  • 天上人间:比喻官场与平民生活的巨大差异。
  • 乡路:回家的路。
  • 世情:人世间的情态。
  • 郢人歌:指楚国的歌谣,这里比喻有才华的人。
  • 冀马:指北方的马,比喻有才能的人。
  • 汉廷:指朝廷。
  • 司献纳:负责向皇帝推荐人才的官职。
  • 荐雄文:推荐有才华的文章或人才。

翻译

在京城的梦中听到了箫鼓的声音,从此官场与平民生活有了天壤之别。 回家的路三千都是水路,人世间的情态一半不如云彩自由。 在郢人歌唱之后并非没有曲子,北方的马空来时尚有群马跟随。 您在朝廷中负责推荐人才,肯因我流落而推荐我的文章吗?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与平民生活巨大差异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才华未被赏识的失落。诗中,“凤城箫鼓梦中闻”描绘了诗人对京城繁华的向往与现实的落差,“乡路三千俱是水”则形象地表达了归途的艰难。后两句通过对“郢人歌”和“冀马”的比喻,暗示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以及对被赏识的渴望。最后两句直接向纳言姜公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希望得到推荐,展现了诗人的直率和真诚。

王稚登

明常州府武进(一作江阴)人,移居苏州,字伯谷,号玉遮山人。十岁能诗,既长,名满吴会。吴门自文徵明后,风雅无定属,稚登尝及徵明门,遥接其风,擅词翰之席者三十余年,为同时代布衣诗人之佼佼者。闽粤人过苏州者,虽商贾亦必求见乞字。万历中征修国史,未上而史局罢。曾编散曲为《吴骚集》,所收己作不少。又有《吴郡丹青志》、《奕史》《吴社编》及《尊生斋集》等。 ► 2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