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舟中见杨花撩乱飞入幕内感而赋之
来时门前柳芽吐,到日窣地条如许。
袅娜全倾掌上腰,纤长故斗机中缕。
垂条百尺任毵毵,乱絮何缘飞满天。
认是雪花沾不湿,唤为梅片却成团。
画舸筠帘遮不着,美人纨扇扑半落。
罥从蛛网又扬来,堕向蜂须飞复脱。
楼头少妇方孤寝,怀人起对妆台冷。
莫惹春愁上剪刀,休萦别恨归衾枕。
萦恨惹愁飞转赊,纷纷逐我北还槎。
还时已化浮萍草,应对池塘忆柳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窣地:sū dì,形容柳条长垂至地。
- 袅娜:niǎo nuó,形容女子姿态轻盈柔美。
- 毵毵:sān sān,形容细长的样子。
- 罥:juàn,悬挂。
- 赊:shē,遥远。
翻译
来时门前柳树刚吐露新芽,到日柳条长垂至地,如此细长。 柳枝轻盈柔美,如同掌上腰肢,纤细如机中丝缕。 垂下的柳条百尺细长,乱絮为何飞满天空。 以为是雪花却沾不湿,唤作梅片却能成团。 画舫上的竹帘遮不住,美人用纨扇扑打,却半数落下。 悬挂在蛛网上的柳絮又扬起,落在蜂须上飞起又脱开。 楼头的少妇孤独地躺在床上,怀人起身对着冷清的妆台。 不要让春愁缠上剪刀,也别让别恨萦绕在枕边。 萦绕着恨意和愁绪的柳絮飞得更远,纷纷随我北归的船只。 归去时已化为浮萍,应对着池塘回忆起柳花。
赏析
这首作品以柳絮为引子,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人物的情感。诗中,“柳芽吐”、“条如许”等句生动地勾勒出了春天的生机,而“乱絮飞满天”则巧妙地以柳絮比喻愁绪。后文通过“美人纨扇”、“楼头少妇”等形象,进一步抒发了怀人之情和春愁别恨。结尾的“已化浮萍”与“忆柳花”则含蓄地表达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