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大风雨

· 王佐
海国今秋风雨多,等閒平地欲成河。 折腰半是遭风树,生耳惊看厌雨禾。 处处路傍虞陷辙,家家屋底浚泉窝。 娲皇昔炼补天石,不补漏天将奈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等閒:平常,普通。
  • 折腰:弯曲,这里指树木被风吹弯。
  • 生耳:指禾苗因雨水过多而长出多余的耳朵状物。
  • :担心,忧虑。
  • 陷辙:陷入车轮印中,指道路泥泞难行。
  • 浚泉窝:挖深井,这里指为了排水而挖深井。
  • 娲皇: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娲,传说中炼石补天的女神。
  • 漏天:比喻雨水过多,如同天空漏了一样。

翻译

今年秋天,海边的国家风雨特别多,平常的地方几乎要变成河流。许多树木都被风吹得弯腰,禾苗因雨水过多而长出了多余的耳朵状物。路旁处处担心会陷入泥泞的车轮印中,家家户户都在屋底挖深井以排水。女娲昔日炼石补天,但现在天空漏了,她又能怎么办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天海边国家遭受风雨侵袭的景象,通过“折腰”的树木和“生耳”的禾苗,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诗中“处处路傍虞陷辙,家家屋底浚泉窝”反映了人们在灾害面前的无奈和努力。结尾借用女娲补天的神话,表达了对自然灾害无法控制的感慨,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类在自然面前渺小和无力的深刻认识。

王佐

明广东海丰人。永乐中举人。入国子监,以学行闻。擢吏科给事中。器宇凝重,奏对详雅,为宣宗所知,超拜户部侍郎,巡视太仓、临清、德州诸仓积弊。正统七年进尚书,调剂国用,节缩有方。死于土木之变。 ► 3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