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兴

楼空山远湿烟蒸,返景长天暝色仍。 千里湘皋归雁雨,九江春水钩鱼镫。 马殷冢在生新草,陆逊营荒挂古藤。 梦里白蘋洲上月,遥遥北渚接黄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返景:夕阳的回光。
  • 湘皋:湘江岸边。
  • (gāo):水边的高地。
  • 九江:泛指众多的江河。
  • 钩鱼镫:渔船上的灯火。
  • 马殷冢:马殷的坟墓。马殷是五代时期楚国的建立者。
  • 陆逊营:陆逊的营地。陆逊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将。
  • 白蘋洲:长满白蘋的水中小岛。
  • 北渚:北边的水中小岛。
  • 黄陵:地名,位于今湖南省岳阳市,古代传说中舜帝的陵墓所在地。

翻译

楼阁空旷,山远雾浓,湿漉漉的烟雾蒸腾,夕阳的余晖映照着长空,夜色依旧深沉。千里湘江岸边,归雁在雨中飞翔,众多江河的春水中,渔船灯火闪烁。马殷的坟墓上长出了新草,陆逊的营地已荒废,古藤缠绕。梦中,白蘋洲上的月光,遥遥地连接着北边的小岛,与黄陵相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春日傍晚的江景图,通过楼阁、山峦、烟雾、夕阳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意境。诗中提到的湘皋归雁、九江春水、马殷冢、陆逊营等,不仅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也反映了作者对往昔的怀念。结尾的“梦里白蘋洲上月,遥遥北渚接黄陵”则带有一种梦幻般的遥远与超脱,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景致的向往和对历史遗迹的缅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王夫之深沉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