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 莲子二首

白蘋红蓼秋江岸。早有蜻蜓斜睨。须褪蜂黄,乳含菽玉,恹恹倦起。乍历金风,谁知渐老,蜜房深闭。应只似、天宝鸡坊皂衣,人在空记得霓。 裳事零零玉露,含愁漫、阁住泪珠难坠。无情忍见蹴碎,菱花啄残菰米。自惜残香,又逢劈破,辰离烟水。问多情、碧藕抽丝,可得经时重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蘋(pín):一种水生植物,又称白萍。
  • 红蓼(liǎo):一种水边生长的植物,花红色。
  • 蜻蜓斜睨(nì):蜻蜓斜视,睨指斜视。
  • 须褪蜂黄:指莲子的须状部分由黄变淡。
  • 乳含菽玉:形容莲子内部如含玉般洁白。
  • 恹恹(yān yān):形容精神不振的样子。
  • 金风:秋风。
  • 蜜房深闭:比喻莲子成熟后,内部紧密封闭。
  • 天宝鸡坊皂衣:天宝年间鸡坊的黑色衣服,此处比喻莲子。
  • (ní):彩虹。
  • 玉露:形容露水如玉般晶莹。
  • 菱花啄残菰米:菱花被啄食,菰米残缺,形容景象凄凉。
  • 辰离烟水:辰指时间,离指分离,烟水指朦胧的水面。
  • 碧藕抽丝:形容藕断丝连的情景。

翻译

在秋江岸边,白蘋和红蓼盛开,早有蜻蜓斜视着。莲子的须状部分由黄变淡,内部如含玉般洁白,精神不振地倦起。经历了秋风,谁知它已渐渐老去,内部紧密封闭。它应只像天宝年间鸡坊的黑色衣服,人们只能在空中记得彩虹般的事。

玉露含着愁思,难以坠落,无情地忍见菱花被啄食,菰米残缺。自惜残香,又遭遇劈破,时间与烟水分离。问多情,碧藕抽丝,是否能经久不衰地重新系结。

赏析

这首作品以秋江岸边的莲子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莲子的生长变化和秋天的凄凉景象。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如“须褪蜂黄”、“乳含菽玉”等,展现了莲子的美态和衰败。同时,通过对“金风”、“蜜房深闭”等自然现象的描写,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