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四首

孤云起江汉,摇影自徘徊。 飘风不相待,吹落阳云台。 肤寸既违阴,炎威已复开。 清音閟广野,鸾歌谁为来。 欲因广成子,返此元息胎。 时哉不易遇,摧折使心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摇影:摇动的影子。
  • 徘徊:来回走动。
  • 飘风:旋风,暴风。
  • 阳云台:神话中的地名,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肤寸:古代长度单位,一肤等于四寸。这里指微小的距离。
  • 违阴:违背阴凉。
  • 炎威:炎热的威力。
  • 清音:清脆的声音。
  • (bì):闭塞,隐藏。
  • 广野:广阔的原野。
  • 鸾歌:鸾鸟的歌声,比喻美妙的音乐。
  • 广成子: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 元息胎:指生命的原始状态,比喻回归本源。
  • 时哉:时机啊。
  • 摧折:折断,比喻遭受挫折。

翻译

孤独的云朵在江汉之上升起,摇曳的影子在空中徘徊。 旋风不等待任何人,将云朵吹落到神仙居住的阳云台。 微小的距离已无法躲避阴凉,炎热的威力再次展现。 清脆的声音在广阔的原野中隐藏,鸾鸟的歌声又有谁来聆听。 我想要寻找广成子,回归到生命的原始状态。 时机啊,不容易遇到,遭受挫折让人心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孤独的云朵在自然界中的漂泊与变迁,通过云朵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时机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孤云”、“摇影”、“飘风”等,构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奈和哀愁。诗人渴望回归生命的本源,寻求内心的平静,但现实的挫折和时机的不遇,使这种愿望显得遥不可及,增添了诗歌的悲怆色彩。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