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德树大理见寄古选次韵答之
有客款我门,笑言恒哑哑。
问我亦何为,万事如茅把。
古道日已非,今人竞清洒。
丝桐久不弹,知音聊一写。
山泽有往来,天地自高下。
顾谁独得之,斯人乃达者。
面目虽不同,肺肝讵能假。
瓶罂各有用,所贵在陶冶。
我当从容言,永入芝兰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款 (kuǎn):敲门,拜访。
- 哑哑 (yā yā):形容笑声。
- 茅把 (máo bǎ):比喻事物杂乱无章。
- 丝桐 (sī tóng):古代指琴,因琴多用桐木制成,上安丝弦。
- 山泽 (shān zé):山林与水泽,泛指自然界。
- 达者 (dá zhě):通达事理的人。
- 肺肝 (fèi gān):比喻内心。
- 瓶罂 (píng yīng):瓶和罐,泛指容器。
- 陶冶 (táo yě):比喻培养、锻炼。
- 芝兰社 (zhī lán shè):比喻高雅的社交圈子。
翻译
有客人敲我的门,笑着说话总是笑嘻嘻的。 问我也在做什么,万事都像杂乱的茅草。 古代的道德日渐衰微,现代人竞相追求清高洒脱。 很久没有弹奏丝桐琴了,知音难得,姑且一抒胸臆。 山林与水泽间有往来,天地自然有高低之分。 看谁能独得其中真谛,这样的人便是通达者。 虽然面貌各不相同,但内心岂能虚假。 瓶瓶罐罐各有其用,重要的是经过陶冶。 我应当从容地表达,永远加入高雅的芝兰社。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古道衰微、今人追求表面清高的不满,以及对真诚交流和内心陶冶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古今,描绘了社会的变迁和人们心态的变化。诗人渴望与知音交流,表达了对真诚友谊和高雅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
王缜
明广东东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强直敢言。正德初为云南左参政,忤刘瑾,借故罚米五百石,售家产以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督兵歼刘七于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户部尚书。卒官。
► 420篇诗文
王缜的其他作品
- 《 双寿为万安萧吉士升容赋 》 —— [ 明 ] 王缜
- 《 送湖东陈君游京师归江西 》 —— [ 明 ] 王缜
- 《 送胡用晦陕西屯田 》 —— [ 明 ] 王缜
- 《 中秋同石太仆允升陈省参宗之陈宪佥裕夫赵都阃德州舟中玩月次许郢州韵 》 —— [ 明 ] 王缜
- 《 侍御吴德彰佥潮南观察事限韵赋诗送之 》 —— [ 明 ] 王缜
- 《 过道州仰周元公次沈副使韵 》 —— [ 明 ] 王缜
- 《 寿徐希曾给舍母 》 —— [ 明 ] 王缜
- 《 徐州春日野望徐俗不作土询之故老云徐州是卧牛城打春则人不安 》 —— [ 明 ] 王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