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方西樵
西周圮王迹,吾道嗟沦幽。
管晏自成书,桓文复攘脩。
至今功利波,浸润不可收。
达士耀以夸,愚者窃其流。
寥寥二千载,世儒事搜求。
未探东鲁津,已陟齐晋丘。
迷锢既已深,和扁无良谋。
燕石自珍媚,但见识者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周圮王迹:西周的衰败和灭亡。圮(pǐ):毁坏,灭亡。
- 吾道嗟沦幽:我的学说或理想感到悲哀和被忽视。嗟(jiē):叹息。沦幽:被埋没,不被重视。
- 管晏自成书:管仲和晏婴的学说各自成书。管仲、晏婴: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
- 桓文复攘脩:桓公和文公再次争夺霸权。桓文:指齐桓公和晋文公,春秋时期的霸主。攘脩(rǎng xiū):争夺。
- 功利波:功利主义的思潮。
- 浸润不可收:渗透深入,难以遏制。
- 达士耀以夸:有识之士以此炫耀。达士:有见识的人。
- 愚者窃其流:愚昧之人窃取其流。
- 世儒事搜求:当代的学者致力于搜寻和研究。
- 未探东鲁津:尚未探索到东鲁(指孔子学说)的精髓。
- 已陟齐晋丘:已经登上了齐晋(指管晏学说)的高峰。
- 迷锢既已深:迷惑和禁锢已经很深。
- 和扁无良谋:和扁(指和氏璧和扁鹊)这样的珍宝和良医也没有好的策略。
- 燕石自珍媚:燕石(指不值钱的石头)自以为珍贵。
- 但见识者羞:只让有见识的人感到羞耻。
翻译
西周的衰败和灭亡,我的学说或理想感到悲哀和被忽视。管仲和晏婴的学说各自成书,齐桓公和晋文公再次争夺霸权。至今功利主义的思潮渗透深入,难以遏制。有识之士以此炫耀,愚昧之人窃取其流。寥寥二千载,当代的学者致力于搜寻和研究。尚未探索到孔子学说的精髓,已经登上了管晏学说的高峰。迷惑和禁锢已经很深,即使是和氏璧和扁鹊这样的珍宝和良医也没有好的策略。燕石(不值钱的石头)自以为珍贵,只让有见识的人感到羞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西周衰亡和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回顾,表达了对当时功利主义思潮泛滥的忧虑和对真正学问被忽视的悲哀。诗中,“西周圮王迹”和“吾道嗟沦幽”开篇即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表达了对传统价值的失落感。后文通过对管晏、桓文等历史人物的提及,进一步揭示了功利主义对社会的深远影响。最后,诗人以“燕石自珍媚,但见识者羞”作结,讽刺了那些自以为是、实则无知的人,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正学问和智慧的尊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