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落花诗三十首

莲冠何碍切云游,鸠眼无端侧目愁。 绣口久知压沈宋,梅羹向后任孙刘。 白荼红蓼今承乏,燕麦龙葵旧有秋。 乞我逍遥名亦辱,桑条裾惹断云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莲冠:莲花形状的帽子,比喻高洁。
  • 切云游:形容高远,如云游四方。
  • 鸠眼:比喻目光短浅。
  • 无端:无缘无故。
  • 侧目愁:斜着眼睛看,表示忧愁或不满。
  • 绣口:比喻文辞华丽。
  • 压沈宋:超越沈约和宋玉,两位古代文学家。
  • 梅羹:梅花形状的羹汤,比喻高雅的饮食。
  • 孙刘:孙权和刘备,三国时期的两位君主。
  • 白荼红蓼:白色的荼花和红色的蓼花,泛指各种花草。
  • 承乏:接替空缺。
  • 燕麦龙葵:燕麦和龙葵,泛指各种植物。
  • 旧有秋:指过去曾经有过秋天,即曾经有过辉煌或成就。
  • 乞我逍遥:请求我自由自在。
  • 名亦辱:名声也会受到侮辱。
  • 桑条裾:桑树枝条做成的裙子。
  • 断云羞:断开的云朵,比喻羞愧。

翻译

戴着莲花形状的帽子,我自由自在地游历四方,不受任何束缚。那些目光短浅的人却无缘无故地斜眼看我,心生忧愁。我知道自己的文辞华丽,足以超越古代的文学家沈约和宋玉。至于那些高雅的饮食,就任由孙权和刘备那样的英雄去享受吧。现在,我接替了空缺,面对着白色的荼花和红色的蓼花,还有燕麦和龙葵等各种植物。虽然过去曾经有过辉煌,但现在我请求自由自在,即使名声受到侮辱也在所不惜。我穿着桑树枝条做成的裙子,羞愧地面对着断开的云朵。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眼光的不屑。通过对比莲花与鸠眼、绣口与梅羹等意象,展现了作者高洁的品格和超脱世俗的态度。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体现了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