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天尊菩萨共胎泥,蔡瑁刘琦枉掇梯。 楚峡黄牛迷象马,华清苍鼠诉狐狸。 狂风那判樵风径,黑月谁分半月溪。 一枕草茵吾自适,千枫万柏染霜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遣兴:抒发情感,消遣心绪。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顺序作诗。
  • 和之:依照原诗的内容或风格作答。
  • 蔡瑁:三国时期曹魏的将领。
  • 刘琦:三国时期蜀汉的将领。
  • 掇梯:拾取梯子,比喻做无用功。
  • 楚峡:指长江三峡之一的巫峡。
  • 黄牛:指巫峡中的黄牛岩。
  • 象马:比喻山形像象和马。
  • 华清:指华清池,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发生地。
  • 苍鼠:灰色的老鼠。
  • 狐狸:比喻狡猾的人。
  • 樵风径:砍柴人走的小路。
  • 黑月:指月光不明亮的夜晚。
  • 半月溪:形状像半月的小溪。
  • 草茵:草地。
  • 吾自适:我自得其乐。
  • 染霜齐:指枫树和柏树的叶子都被霜染成了相同的颜色。

翻译

天尊菩萨与胎泥共存,蔡瑁和刘琦徒劳地拾梯。 楚峡中的黄牛岩使得象马形状的山峦变得模糊不清,华清池旁的苍鼠向狐狸诉说。 狂风中哪能分辨出樵夫走的小路,黑夜的月光下谁又能分清半月形的小溪。 我自得其乐地躺在草地上,千枫万柏的叶子都被霜染成了相同的颜色。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感。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意象,如“天尊菩萨共胎泥”、“楚峡黄牛迷象马”等,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诗中的“吾自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