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 牡丹二首

不道人閒,消得浓华如许色。有情无力。殢着人相识。 阅尽兴亡,冷泪花前滴。真倾国。沈香亭北。此恨何时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浓华:指牡丹花的艳丽色彩。
  • (tì):纠缠,困扰。
  • 沈香亭北:指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沈香亭北赏牡丹的典故。

翻译

不知人间,怎能消受得了如此艳丽的牡丹色彩。它那有情的姿态,似乎在无力地纠缠着人们相识。 历经无数的兴衰更迭,冷泪在花前滴落。它真是倾国倾城的美,就像在沈香亭北的杨贵妃,这种遗憾何时才能释怀?

赏析

这首作品以牡丹为载体,抒发了对人间繁华与兴亡的感慨。词中“浓华如许色”形容牡丹的艳丽,而“有情无力”则赋予了牡丹以人的情感,形象生动。后句通过“阅尽兴亡”与“冷泪花前滴”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哀愁。结尾的“沈香亭北”与“此恨何时释”则借用历史典故,深化了词的情感层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遗憾。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