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卫宫指挥馀庆堂卷
宫指挥,将门子,手持剡溪藤尺许。
藤心铁画珊瑚钩,历历皆是勋庸纪。
自言真龙起淮甸,乃祖从龙初豹变。
耳闻周武孟津盟,身翊汉高垓下战。
鼎湖龙去八千秋,攀鳞上天从翱游。
拾得乌号在孙子,延赏与国今咸休。
铁马他年来福建,狼烟蓦地昏沙县。
幕府从容授一旗,天山霹雳定三箭。
祖父勋庸奕世光,将军步武庆源长。
况今年少且英武,带砺山河宁可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剡溪藤:指用剡溪产的藤制成的纸,古人常用以书写。
- 铁画珊瑚钩:形容书法或文字刚劲有力,如同铁画一般,而珊瑚钩则形容其精美。
- 勋庸:功勋和贡献。
- 豹变:比喻人的地位由卑微变得显贵。
- 翊:辅佐。
- 鼎湖龙去:指帝王去世。
- 乌号:古代良弓名。
- 带砺山河:比喻国家的疆土,也用来形容功勋卓著。
翻译
宫指挥,出身将门,手持一尺长的剡溪藤纸。 纸上铁画般的文字如同珊瑚钩,清晰记录着他的功勋。 他自述真龙起于淮甸,他的祖父最初随龙变化,地位显赫。 他听闻周武王在孟津会盟,身随汉高祖在垓下战斗。 帝王去世后,他随天翱游,拾得传说中的良弓乌号传给子孙。 现在他的国家得到了延赏,一切都安好。 铁马将来福建,狼烟突然在沙县弥漫。 幕府从容给他一面旗帜,他在天山一战定三箭之功。 祖父的功勋世代相传,将军的步伐源远流长。 何况今年轻且英武,国家的疆土不可限量。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宫指挥的口述,展现了一个将门后代的荣耀与使命。诗中,“剡溪藤”与“铁画珊瑚钩”形象地描绘了宫指挥记录功勋的场景,而“豹变”、“翊汉高”等词则体现了其家族的显赫历史。后文通过“鼎湖龙去”、“乌号”等典故,强调了家族的传承与荣耀。最后,诗以宫指挥的英武与国家的未来展望作结,表达了对家族和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