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警

· 王问
皇家设险在居庸,薄伐谁当上将功。 胡骑尽从青海至,边烽遥傍黑山红。 蓟门羽士颁新竹,辽水征书下朔风。 闻道移营向山后,可令坚垒白羊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设险:设置防御工事。
  • 居庸:古代关隘名,位于今北京市昌平区西北,是古代军事要塞。
  • 薄伐:轻率地讨伐。
  • 胡骑:指北方的游牧民族骑兵。
  • 青海:地名,位于中国西部,是古代游牧民族的活动区域。
  • 边烽:边疆的烽火,用以传递敌情。
  • 黑山:山名,可能指边疆的山脉。
  • 蓟门:地名,指古代蓟州,今河北省一带。
  • 羽士:指道士,这里可能指军中的传令兵。
  • 颁新竹:颁发新的竹简,指发布命令或消息。
  • 辽水:河流名,位于今辽宁省。
  • 征书:征召士兵的文书。
  • 朔风:北风。
  • 移营:转移营地。
  • 山后:山的那一边。
  • 坚垒:坚固的堡垒。
  • 白羊:地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地点或堡垒。

翻译

在皇家设下的居庸关险要之地,谁能够担当起轻率讨伐的重任,取得上将的功勋? 北方的游牧民族骑兵全都从青海来到,边疆的烽火在遥远的黑山上燃烧,映出一片红色。 在蓟门,传令兵颁发了新的命令,辽水边征召士兵的文书随着北风下达。 听说军队正在向山的那一边转移营地,可以让他们在白羊东边建立坚固的堡垒。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朝时期边疆的紧张局势和军事行动。诗中通过“居庸”、“胡骑”、“边烽”等词语,勾勒出一幅边关战事的画面,展现了当时边疆的严峻形势。同时,通过“颁新竹”、“征书”等细节,传达了军令如山、战事紧急的氛围。最后提到“移营”和“坚垒”,暗示了战略调整和防御加强,体现了作者对边防安全的关切。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忧虑和对将士英勇抗敌的赞颂。

王问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子裕。嘉靖十七年进士。除户部主事,监徐州仓,减羡耗十二三。改南职方,历车驾郎中、广东按察佥事。父死,不复仕,隐居湖滨宝界山,兴至则为诗文,或点染丹青,山水人物花鸟皆精妙。以学行称,门人私谥文静先生。 ► 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