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简汤子重,汤居碧凤坊西斋睡起雨濛濛,双燕语帘栊。平生行乐都成梦,难忘处、碧凤坊中。酒散风生棋局,诗成月在梧桐。
近来多病不相逢,高兴若为同。清樽白苎交新夏,应辜负、绿树阴浓。凭仗柴门莫掩,兴来拟扣墙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帘栊(lóng):窗帘和窗牖,也泛指门窗的帘子。
- 碧凤坊:地名,此处指汤子重的居所。
- 棋局:下棋的局势。
- 白苎(zhù):白色的苎麻,此处指用苎麻制成的衣物。
- 新夏:初夏。
- 柴门:用树枝编扎的门,常指代简陋的门户。
- 墙东:墙的东面,此处指邻居或朋友家。
翻译
风入松 [明]文徵明 简汤子重,汤居碧凤坊西斋睡起雨濛濛,双燕语帘栊。平生行乐都成梦,难忘处、碧凤坊中。酒散风生棋局,诗成月在梧桐。 近来多病不相逢,高兴若为同。清樽白苎交新夏,应辜负、绿树阴浓。凭仗柴门莫掩,兴来拟扣墙东。
在碧凤坊西斋醒来,雨雾蒙蒙,双燕在帘栊间呢喃。一生中的欢乐都已成梦,唯有碧凤坊中的记忆难以忘怀。酒宴散去,风起棋局,诗篇完成,月光洒在梧桐上。
近来因病未能与你相见,若能同乐该有多好。清酒与白苎衣迎接初夏,不应辜负这绿树成荫的美好时光。依靠着柴门,不要关闭,兴致来时,打算敲响墙东的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对友人汤子重的思念及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诗中通过“雨濛濛”、“双燕语帘栊”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温馨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居住地的深情回忆。后文提到因病未能相见,却仍怀有相聚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友情的无限珍视。

文徵明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为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任官不久便辞官归乡。留有《甫田集》。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 8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