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乙未人日:指乙未年的正月初七,即人日。
- 春阴寂寂:春天阴沉沉的,寂静无声。
-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古代有登高赏雪的习俗。
- 雪皎然:雪白得发亮。
- 白发:指年老。
- 青毡:青色的毡帽,这里指年轻人。
- 桃花玉勒:桃花装饰的马勒,形容春天的景象。
- 兰叶银筝:兰叶形状的银制筝,一种乐器。
- 载酒船:装载着酒的船,指游船。
- 袁处士:指隐居的士人,这里可能指某位具体的人物。
翻译
春天的阴天寂静无声,最是令人怜爱,正月初七登高赏雪,雪白得发亮。 不愿与白发共度这美好时光,只愿与年轻的青毡帽相互映衬。 骑着桃花装饰的马,看着山景,弹奏着兰叶形状的银筝,乘着载酒的船游玩。 笑看洛阳的袁处士,整天闭门高卧,只知高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阴天中的人日景象,通过对比白发与青毡,表达了诗人对青春的留恋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桃花玉勒”、“兰叶银筝”等词藻华丽,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诗人的闲适生活。结尾的“笑杀洛阳袁处士”则带有几分戏谑,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不同看法。
王稚登
明常州府武进(一作江阴)人,移居苏州,字伯谷,号玉遮山人。十岁能诗,既长,名满吴会。吴门自文徵明后,风雅无定属,稚登尝及徵明门,遥接其风,擅词翰之席者三十余年,为同时代布衣诗人之佼佼者。闽粤人过苏州者,虽商贾亦必求见乞字。万历中征修国史,未上而史局罢。曾编散曲为《吴骚集》,所收己作不少。又有《吴郡丹青志》、《奕史》《吴社编》及《尊生斋集》等。
► 2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