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孙文融中丞时自辽阳归

客星尚未入文昌,先寄双鱼到草堂。 试问夷邦江鸭绿,何如乡社酒鹅黄。 要盟未固同城下,作舍难成是道傍。 谁识边臣心最苦,青铜镜里鬓如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客星:指孙文融,比喻其为客人之星,即尊贵的客人。
  • 文昌:星名,这里比喻朝廷或高位。
  • 双鱼:指书信,古代常用双鱼形状的木板作为信件的载体。
  • 夷邦:指边远的外邦。
  • 江鸭绿:指江水碧绿,比喻边疆的景色。
  • 乡社:家乡的社区。
  • 酒鹅黄:指家乡的美酒,鹅黄色,形容酒的颜色。
  • 要盟:重要的盟约。
  • 城下:城墙之下,比喻形势危急。
  • 作舍难成是道傍:比喻在路边建房难以完成,意指在边疆建立稳固的统治困难重重。
  • 青铜镜:古代的镜子,这里比喻清晰的自我认识。
  • 鬓如霜:形容头发已经斑白,比喻年老或忧虑过度。

翻译

尊贵的客人孙文融尚未进入朝廷的高位,却先寄来了书信到我的草堂。试问那遥远边疆的江水是否依旧碧绿,又怎能比得上家乡社区中的美酒鹅黄。重要的盟约尚未稳固如同城墙下的危机,而在边疆建立统治就像在路边建房一样难以完成。有谁能够理解边疆大臣心中最深的苦楚,就像青铜镜中映出的鬓发已如霜雪般斑白。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边疆大臣孙文融的深切同情和理解。诗中通过对比边疆的江水与家乡的美酒,突出了边疆生活的艰辛与家乡的温馨。同时,通过“要盟未固”和“作舍难成”的比喻,揭示了边疆统治的困难和挑战。最后,以“青铜镜里鬓如霜”形象地描绘了边臣因长期忧虑而早衰的形象,深刻反映了边疆大臣的辛劳和不易。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边疆守臣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

王稚登

明常州府武进(一作江阴)人,移居苏州,字伯谷,号玉遮山人。十岁能诗,既长,名满吴会。吴门自文徵明后,风雅无定属,稚登尝及徵明门,遥接其风,擅词翰之席者三十余年,为同时代布衣诗人之佼佼者。闽粤人过苏州者,虽商贾亦必求见乞字。万历中征修国史,未上而史局罢。曾编散曲为《吴骚集》,所收己作不少。又有《吴郡丹青志》、《奕史》《吴社编》及《尊生斋集》等。 ► 2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