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笔峒

· 王佐
路入烟霞一洞深,悄无鸡犬昼沉沉。 老僧尚有栖禅迹,游客时闻击磬音。 石窍漏天三百丈,井泉到海几千寻。 仙家景象人难道,天遣悬崖落笔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dòng):山洞。
  • 烟霞:指山中的云雾。
  • 悄无:静悄悄的,没有声音。
  • 鸡犬:家禽和家畜,常用来形容人烟稀少。
  • 昼沉沉:白天也显得昏暗。
  • 栖禅:指僧人修行。
  • 游客:来访的旅人。
  • 击磬音:敲打磬发出的声音,磬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 石窍:石头上的洞穴。
  • 漏天:形容洞穴顶部有开口,可以看到天空。
  • 井泉:井水和泉水。
  • :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 仙家景象:仙人居住的美景。
  • 天遣:天意安排。
  • 悬崖:陡峭的山崖。
  • 落笔吟:在悬崖边上吟诗作画。

翻译

走进烟雾缭绕的山洞,深邃而幽静, 白日里也听不到鸡鸣狗吠,一片沉寂。 老僧尚且留下修行的痕迹, 游客偶尔能听到敲击磬的声音。 石洞顶部的开口高达三百丈,仿佛天空都被洞穿, 井泉之水深达数千寻,直通海底。 仙人居住的景象难以言说, 天意安排我在悬崖边上吟诗作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深神秘的山洞景象,通过“烟霞”、“悄无鸡犬”等词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石窍漏天”与“井泉到海”的夸张描写,展现了山洞的壮观与深邃。结尾的“天遣悬崖落笔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创作欲望,体现了诗人对仙境般景致的向往与留恋。

王佐

明广东海丰人。永乐中举人。入国子监,以学行闻。擢吏科给事中。器宇凝重,奏对详雅,为宣宗所知,超拜户部侍郎,巡视太仓、临清、德州诸仓积弊。正统七年进尚书,调剂国用,节缩有方。死于土木之变。 ► 3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