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游吴留别社中诸子

· 王琅
十年风雨几凄其,剩得秋添两鬓丝。 青草未捐南去泪,白云频订北归期。 山高落日行人小,水尽长天过客迟。 回首自知庭藓合,乱蝉衰木为谁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凄其:凄凉。
  • 鬓丝:鬓角的头发。
  • 青草:这里比喻离别的情感。
  • :舍弃。
  • 白云:象征远方的思念。
  • :约定。
  • 过客:旅途中的人。
  • 庭藓:庭院中的苔藓。
  • 乱蝉:杂乱的蝉鸣。
  • 衰木:枯萎的树木。

翻译

十年的风雨中,我经历了多少凄凉,如今秋天的到来又增添了我鬓角的丝丝白发。 尽管青草依旧,我仍未舍弃南去时的泪水,白云频繁地与我约定北归的日期。 山高时,落日下的行人显得渺小,水尽时,长天中的过客也显得迟缓。 回首望去,自家庭院的苔藓已经茂密,那杂乱的蝉鸣和枯萎的树木,又是在为谁而思念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十年风雨历程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不舍。诗中,“青草未捐南去泪”和“白云频订北归期”两句,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离别和归期的复杂情感。末句“回首自知庭藓合,乱蝉衰木为谁思”则通过庭院苔藓的茂密、蝉鸣的杂乱和树木的枯萎,抒发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

王琅

王琅,一作琅,字澹子。番禺人。约为明崇祯间诸生。明福王弘光元年(一六四五)徵召不赴。后礼函是于雷峰,法名今叶,号开五居士。著有《蛙雨楼稿》、《野樗堂稿》。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一有传。 ► 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