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偶成

东风转瑶律,膏淑日已跻。 时云动高旻,雨我园中葵。 芳丛折紫茸,绿茎漾清离。 独径没旧苔,顿觉车马稀。 此愿谅不渝,于焉托栖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瑶律:指美好的季节。瑶,美玉,比喻美好;律,规律,这里指季节的循环。
  • 膏淑:指天气晴朗,气候宜人。膏,润泽;淑,美好。
  • :上升,这里指日光渐长。
  • 时云:适时出现的云。
  • 高旻:高远的天空。
  • :向日葵,这里泛指园中的植物。
  • 紫茸:紫色的细软花蕊。
  • 清离:清澈分离,这里形容水珠从叶子上滴落的样子。
  • 独径:小径。
  • :淹没,覆盖。
  • 旧苔:旧时的苔藓。
  • 谅不渝:确实不会改变。谅,确实;渝,改变。
  • 托栖依:寄托依靠。

翻译

春风吹拂,美好的季节循环转至,晴朗宜人的日子日渐增长,阳光明媚。适时出现的云朵飘动在高远的天空,雨水滋润着我园中的植物。芳香的花丛中,紫色的细软花蕊盛开,绿色的茎叶上水珠清澈滴落。小径上旧时的苔藓被新的绿意覆盖,顿时感觉车马的喧嚣变得稀少。这样的愿望确实不会改变,我在这里找到了寄托和依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的美好景象,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宁静。诗中“东风转瑶律”开篇即点明春天的到来,随后通过对园中植物的描绘,如“芳丛折紫茸,绿茎漾清离”,生动地表现了春日的繁花似锦和清新脱俗。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珍惜,体现了对自然和谐之美的深刻感悟。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