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陈明水三谢四首

南岳与斗山,冲玄水西地。 群贤切磋处,明水来江右。 一一吾所望,三谢亦断至。 岭南惊间旷,草木亦炫贲。 一会白云楼,再会珠海寺。 言论既孚契,怀抱亦衷懿。 联舟倚江干,秉烛夜不寐。 别袂动遐思,短章答嘉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岳:指衡山,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
  • 斗山:可能指北斗山,位于江西省。
  • 冲玄:此处可能指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水西:可能指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群贤:众多贤能之人。
  • 切磋:互相研讨,提高技艺。
  • 明水:指清澈的水,此处可能指人名或地名。
  • 江右:指长江以西的地区,即江西。
  • 三谢:可能指三位姓谢的人。
  • 断至:不断到来。
  • 岭南:指五岭以南的地区,即广东、广西一带。
  • 间旷:空旷,荒凉。
  • 炫贲:光彩夺目。
  • 白云楼:可能指某地的楼阁。
  • 珠海寺:可能指某地的寺庙。
  • 孚契:相合,契合。
  • 怀抱:胸怀,抱负。
  • 衷懿:内心美好。
  • 江干:江边。
  • 秉烛:手持蜡烛,形容夜深。
  • 遐思:遥远的思念。
  • 嘉惠:美好的恩惠。

翻译

南岳衡山与北斗山,位于冲玄水西之地。 众多贤能之人在此切磋,明水从江右而来。 一一都是我所期待的,三谢也不断到来。 岭南之地空旷荒凉,草木却光彩夺目。 一会聚在白云楼,再会于珠海寺。 言论相合,胸怀美好。 联舟停靠在江边,手持蜡烛夜深不寐。 离别之际思绪遥远,短章答谢美好恩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与友人在山水间的相聚与别离,通过地理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与友人深厚的情谊和离别时的不舍。诗中“南岳”、“斗山”等自然景观与“白云楼”、“珠海寺”等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