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翁九日即事和韵

师道于今谁独重,两廑元老淑吾曹。 乍缘药饵违青琐,喜见茱萸佩紫袍。 秋色已深归院静,春风常在仰墙高。 圣主正怀霖雨寄,肯容黄发老蓬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未翁:指未老的老人。
  • 九日:指重阳节,即农历九月初九。
  • 两廑:两处,两方面。
  • 元老:对年高望重者的尊称。
  • :美好的。
  • 吾曹:我们。
  • 药饵:药物。
  • 青琐:古代宫门上的一种装饰,这里借指宫廷。
  • 茱萸:一种植物,重阳节有佩戴茱萸的习俗。
  • 紫袍:古代高官的官服。
  • 归院:回到官署。
  • 仰墙高:比喻官位高。
  • 霖雨:连绵大雨,比喻恩泽。
  • 黄发:指年老。
  • 蓬蒿:杂草,比喻隐居或不显达的生活。

翻译

在重阳节这一天,我思考着师道的重要性,如今有谁能够独自承担这份重任呢?我敬重那些年高望重的前辈,他们美好的品质教育了我们。因为药物的原因,我未能进入宫廷,但我高兴地看到人们佩戴着茱萸,身着紫袍。秋天已经深了,我回到官署,感受到宁静;春风虽然不在,但我仰望着高墙,心中充满敬仰。圣明的君主正期待着连绵的大雨,以滋润大地,他是否会允许我这黄发老人在杂草中度过晚年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师道传承的重视和对前辈的尊敬。诗中,“两廑元老淑吾曹”体现了作者对前辈品德的赞美和对他们的教育感激之情。通过“乍缘药饵违青琐,喜见茱萸佩紫袍”的对比,作者表达了自己虽因故未能进入宫廷,但仍对节日习俗和官员的荣耀表示欣赏。最后两句则透露出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展现了一种既希望为国家贡献力量,又担忧年老无用的复杂情感。

王立道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 6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