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 潇湘大八景词其一

问阳禽、北发天山,尺帛为谁长繫。当年不作关山怨,但爱江南佳丽。秋无际。拥长汀、银膏玉屑堆光腻。横空如砌。宛一抹修眉,千行淡墨,欲坠还容曳。 菰米熟,千顷元珠丰脆。何须更寻归计。丹枫染紫蘋花白,飞舞一江清霁。君莫睇。君不见、三更月落催哀唳。春光无蒂。蚤炎焰燔空,狂涛拍岸,羽驾何方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阳禽:指雁。雁是候鸟,古人认为是随阳之鸟,故称阳禽。
  • 尺帛:指书信。古代有鸿雁传书的说法,尺帛即指书信。
  • 长繫:长久地系住,这里指书信长久地传递。
  • 关山怨:指离别之怨。
  • 佳丽:美丽的景色。
  • 银膏玉屑:比喻雪。
  • 横空如砌:形容雪堆积如墙。
  • 一抹修眉:比喻远山如修长的眉毛。
  • 千行淡墨:形容山峦连绵,如淡墨画出。
  • 容曳:摇曳,形容山峦在风中摇摆的样子。
  • 菰米:一种水生植物的果实,可食用。
  • 元珠:比喻菰米。
  • 丰脆:形容菰米饱满而脆嫩。
  • 丹枫:红色的枫叶。
  • 蘋花:即浮萍,水生植物,花小而白。
  • 清霁:雨过天晴的清新景象。
  • 哀唳:哀鸣。
  • 春光无蒂:形容春天美好时光易逝,没有根基。
  • 炎焰燔空:形容夏日炎热的景象。
  • 狂涛拍岸:形容波涛汹涌,拍击岸边。
  • 羽驾:指仙人的车驾。
  • :通“脱”,解脱,离开。

翻译

问那北飞的雁儿,从天山而来,书信为谁而长久传递?当年不曾有离别的怨恨,只爱这江南的美景。秋天的景色无边无际,长汀上银白的雪光如玉屑般堆砌,闪烁着光腻。雪堆积如墙,宛如一抹修长的眉毛,千行淡墨般的山峦,摇摇欲坠却又在风中摇曳。

菰米成熟了,千顷水面上饱满的菰米脆嫩可口,何须再去寻找归途。红色的枫叶与白色的蘋花交相辉映,在清新的雨后天晴中飞舞于江面。你不要只是看着,你不见那三更时分月亮落下,催促着哀鸣。美好的春光转瞬即逝,夏日炎炎如火,狂涛拍打着岸边,仙人的车驾又将在何处解脱?

赏析

这首作品以北飞的雁儿为引子,抒发了对江南美景的喜爱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银膏玉屑”形容雪光,“一抹修眉”比喻山峦,生动描绘了秋日江南的景致。同时,通过对菰米、丹枫、蘋花的描绘,展现了丰收与自然的和谐。然而,词的结尾却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忧虑。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