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芙蓉阙题

风定小窗明,半睡初阑,双眉乍展。追数馀寒,浪过春半。花有恨、一枝不稳,柳如人、三眠巳倦。莫更惜几日韶光,催取玉矾香满。 还愁轻暖处,更一丝云茧。横掠山腰,虽则暂时消散。怕黄昏、玉绳低挂,又参差、碧绡斜捲。青天如梦,倩取百啭啼莺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lán):残,尽,晚。
  • (zhà):忽然。
  • 追数 (zhuī shǔ):回顾,计算。
  • 浪过 (làng guò):虚度。
  • 有恨 (yǒu hèn):有所遗憾。
  • 三眠 (sān mián):三次睡眠,比喻多次。
  • 韶光 (sháo guāng):美好的时光。
  • 玉矾 (yù fán):此处可能指玉石或美丽的石头。
  • 轻暖 (qīng nuǎn):微暖。
  • 云茧 (yún jiǎn):云朵,比喻轻薄如茧的云。
  • 玉绳 (yù shéng):星名,指北斗七星的第五至第六星。
  • 参差 (cēn cī):不齐的样子。
  • 碧绡 (bì xiāo):绿色的薄纱。
  • 倩取 (qiàn qǔ):请求,借助。
  • 百啭 (bǎi zhuàn):形容鸟鸣声婉转动听。

翻译

风停了,小窗透出明亮的日光,半睡半醒之间,双眉刚刚舒展。回顾并计算着剩余的寒意,虚度了半个春天。花儿似乎有所遗憾,一枝显得不稳,柳树如同人一样,三次睡眠后已经感到疲倦。不要再去珍惜那几日的春光,催促着玉石般的香气充满四周。

还担心那轻微的暖意之处,更有一丝如云茧般的轻云。它横掠过山腰,虽然只是暂时消散。怕黄昏时分,玉绳星低挂,又见参差不齐的碧绿色薄纱斜卷。青天如同梦境,请求借助那百啭啼莺的叫声来唤醒。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将尽时的细腻感受,通过风、花、柳等自然元素,表达了时光易逝的哀愁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花有恨”、“柳如人”,增强了诗意的表达。结尾处“青天如梦,倩取百啭啼莺唤”则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