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惊梦

昨夜喧雷雨,一枕血潮奔。千红万紫,撩乱浪唤作芳春。大抵白蜺婴茀,更有玉蟾偷药,蓦尔弄精魂。宝剑在侬手,闪霍动乾坤。 尽今生,梨花雨,打黄昏。历历悄悄,山寺钟声曙色分。待我铁眉刷翠,罩下金睛点漆,弹指转晶轮。十里杏花发,人道是样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蜺婴茀(ní yīng fú):白蜺,指白色的虹;婴,缠绕;茀,通“拂”,遮挡。这里形容虹被云雾遮挡的样子。
  • 玉蟾偷药:传说中月宫中的玉蟾偷吃了仙药,这里比喻神秘而不可捉摸的事物。
  • 蓦尔:突然。
  • 闪霍:闪烁。
  • 乾坤:天地。
  • 梨花雨:形容细雨如梨花般轻柔。
  • 历历悄悄:形容声音清晰而轻微。
  • 铁眉刷翠:形容眉毛如铁般坚硬,翠色鲜明。
  • 金睛点漆:形容眼睛明亮如金,漆黑有神。
  • 弹指转晶轮:形容时间迅速流逝,晶轮指日月的轮转。

翻译

昨夜雷雨交加,梦中血潮汹涌。千红万紫的花朵,被风浪唤作芳春。大概白色的虹被云雾遮挡,更有月宫中的玉蟾偷吃了仙药,突然间展现出神秘的精魂。宝剑在我手中,闪烁着动摇天地的力量。

尽我这一生,如梨花般的细雨,拍打在黄昏之中。清晰而轻微的声音,山寺的钟声在曙色中分外分明。期待我坚硬的眉毛如翠色般鲜明,明亮的眼睛如金漆般有神,弹指间日月迅速流转。十里杏花盛开,人们说是祥云降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雷雨之夜的梦境与醒后的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激情与对自然界的深刻感受。诗中“白蜺婴茀”、“玉蟾偷药”等神话元素的运用,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结尾的“十里杏花发,人道是祥云”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王夫之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