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遣兴五十八首其二

为怀正在秋冬际,匠意难忘惨淡中。 人我众生谁寿者,王侯委巷一雌风。 愁唯遇雨怜桃梗,怒即占晴怪土龙。 踏地唤天终偪侧,巫咸鸩鸟两无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遣兴:抒发情感,表达心情。
  • 匠意:精心构思,指诗人的创作意图。
  • 惨淡:形容心情或景象的凄凉、萧条。
  • 人我众生:泛指所有生命,包括人和其他生物。
  • 寿者:长寿的人。
  • 委巷:偏僻的小巷。
  • 雌风:柔和的风,这里可能指平凡或低微的生活状态。
  • 桃梗:桃木雕刻的人偶,古代用于避邪。
  • 土龙:土制的龙,可能指土偶或土制的装饰品。
  • 偪侧:狭窄,局促不安。
  • 巫咸:古代传说中的神巫,能通天地。
  • 鸩鸟:传说中的一种有毒的鸟,其羽毛可制毒酒。

翻译

在这秋冬交替之际,我的心情最为深沉, 诗人的创作意图,总在凄凉的景象中难以忘怀。 无论是人还是其他生物,谁能称得上长寿者, 即使是王侯,也不过是在偏僻小巷中吹过的柔和风。 遇到雨天,我只有对桃木人偶的怜悯, 晴天时,我却愤怒地责怪土制的龙。 我踏地唤天,终究感到局促不安, 无论是巫咸还是鸩鸟,都无法解决我的困境。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王夫之在秋冬之际的深沉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匠意难忘惨淡中”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创作的执着,也透露出他内心的凄凉。通过对“人我众生”和“王侯委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地位虚无的感慨。后两句则通过寓言式的表达,抒发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对超自然力量的怀疑,整体上构成了一幅深邃而富有哲理的画卷。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