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风戏作艳体

约约轻云敛,匀匀晚气凉。 不教留鸟梦,何处有花香。 绣幕鸳回翼,莲镫叶坠黄。 窗摇三叠水,帘荡一波湘。 宝鸭纤丝乱,笺鸾密宇藏。 低回穿药槛,幽悄度兰房。 结束舒袿带,萦纡绕紩囊。 佩交情未许,芳袭妒何妨。 却扇从花笑,飘裾趁草长。 微温聊竹坞,无影到银塘。 系臂蛛丝缠,当钗粉絮镶。 蝶双愁易失,燕冷怯归忙。 匀汗乾珠琲,回襟漾水光。 停凝怜瀫浪,端重笑垂杨。 暖阁扃金钥,鞦韆赛锦裳。 暗尘禁冉冉,檐马错琅琅。 藤合摇阴碧,菱开漏镜霜。 迟归贪柳影,密语间松簧。 绒缕穿针乱,花须斗草忘。 闲情迷蕴藉,春思尽清狂。 卯酒消微醉,云鬟乱夕妆。 知谁千里怨,帆影望归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约约:隐约,不分明。
  • 轻云敛:云彩轻轻地聚集。
  • 匀匀:均匀,指晚风温和。
  • 晚气凉:傍晚的空气凉爽。
  • 鸟梦:鸟儿的梦境。
  • 绣幕:绣花的帷幕。
  • 鸳回翼:鸳鸯回旋的翅膀。
  • 莲镫:莲花形状的灯。
  • 叶坠黄:叶子落下,呈现黄色。
  • 三叠水:水波重叠三次,形容水波荡漾。
  • 一波湘:一波波的湘江水。
  • 宝鸭:指装饰有鸭子图案的物品。
  • 纤丝:细丝。
  • 笺鸾:书写用的纸张,上面有鸾凤图案。
  • 密宇:密闭的空间。
  • 袿带:女子的衣带。
  • 萦纡:曲折环绕。
  • 紩囊:缝制的袋子。
  • 佩交:佩戴的饰品。
  • 芳袭:芳香袭人。
  • 却扇:收起扇子。
  • 飘裾:飘动的衣襟。
  • 竹坞:竹林中的小屋。
  • 银塘:银色的池塘。
  • 系臂:系在手臂上的饰物。
  • 蛛丝缠:蜘蛛丝缠绕。
  • 当钗:当作发钗。
  • 粉絮镶:粉色的棉絮装饰。
  • 蝶双:成双的蝴蝶。
  • 燕冷:燕子感到寒冷。
  • 珠琲:珠子。
  • 回襟:回旋的衣襟。
  • 瀫浪:水波。
  • 端重:庄重。
  • 垂杨:垂柳。
  • 暖阁:温暖的阁楼。
  • 扃金钥:锁上金色的门锁。
  • 鞦韆:秋千。
  • 锦裳:华丽的衣裳。
  • 暗尘:微尘。
  • 冉冉:慢慢上升。
  • 檐马:屋檐上的装饰物。
  • 错琅琅:错落有声。
  • 藤合:藤蔓缠绕。
  • 菱开:菱角开放。
  • 漏镜霜:透过镜子看到的霜。
  • 柳影:柳树的影子。
  • 密语:低声细语。
  • 松簧:松树的枝条。
  • 绒缕:绒线。
  • 穿针乱:穿针引线,形容忙碌。
  • 花须:花蕊。
  • 斗草忘:斗草游戏,忘记时间。
  • 蕴藉:含蓄。
  • 春思:春天的思绪。
  • 清狂:清新狂放。
  • 卯酒:早晨的酒。
  • 云鬟:如云的发髻。
  • 乱夕妆:傍晚的妆容凌乱。
  • 千里怨:千里之外的怨恨。
  • 帆影:帆船的影子。
  • 归航:归来的航程。

翻译

隐约的轻云聚集,晚风温和,空气凉爽。 不让鸟儿留下梦境,哪里有花香飘散。 绣花的帷幕中,鸳鸯回旋,莲花灯下,叶子泛黄。 窗户摇动,水波重叠,帘幕荡漾,湘江水波。 宝鸭图案的物品上,细丝纷乱,书写纸张上,鸾凤图案隐藏。 低回穿过药槛,悄悄度过兰房。 结束时,衣带舒展,环绕着缝制的袋子。 佩戴的饰品,情意未许,芳香袭人,妒忌何妨。 收起扇子,从花中微笑,飘动的衣襟,趁草长。 微温在竹林小屋,无影在银色池塘。 手臂上的饰物,蜘蛛丝缠绕,当作发钗,粉色棉絮装饰。 成双的蝴蝶,易感失落,燕子感到寒冷,怯于归忙。 汗水均匀,珠子干燥,回旋的衣襟,水光荡漾。 停留凝视水波,庄重地笑对垂柳。 温暖的阁楼,锁上金色门锁,秋千上,华丽的衣裳比赛。 微尘慢慢上升,屋檐上的装饰物,错落有声。 藤蔓缠绕,菱角开放,透过镜子看到霜。 迟归贪恋柳树的影子,低声细语在松树枝条间。 绒线穿针引线,忙碌中,花蕊在斗草游戏中忘记时间。 闲情迷恋含蓄,春天的思绪清新狂放。 早晨的酒消解微醉,傍晚的妆容如云的发髻凌乱。 知谁千里之外的怨恨,帆船的影子望向归来的航程。

赏析

这首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色与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致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约约轻云敛”、“莲镫叶坠黄”等,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同时,诗中透露出淡淡的忧郁和对远方归人的思念,使得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