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有客反唇过古庙,驱寒四目送新傩。 冠分莲叶红千浪,镜合菱花绿半窠。 褪粉翩翩惊蛱蝶,扬灰阵阵趁香骡。 桥头好记归时路,汤煮松风有孟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反唇:指争论或辩论。
  • 四目:指四只眼睛,这里可能指庙中的神像或某种神秘的仪式。
  • 新傩(nuó):古代的一种驱邪仪式,傩舞。
  • 冠分莲叶:形容帽子上的装饰像莲叶一样。
  • 菱花:指镜子上的花纹。
  • 褪粉:指蝴蝶翅膀上的粉末脱落。
  • 翩翩:形容蝴蝶飞舞的样子。
  • 蛱蝶(jiá dié):蝴蝶的一种。
  • 扬灰:指撒灰。
  • 香骡:驮运香料的骡子。
  • 汤煮松风:形容煮茶的声音和香气。
  • 孟婆:传说中掌管孟婆汤的神,孟婆汤能使亡魂忘记前世。

翻译

有客人争论着经过古老的庙宇,驱赶寒冷,四只眼睛送走了新的傩舞仪式。帽子上的装饰像莲叶一样红浪翻滚,镜子合上,花纹像菱花一样绿意盎然。蝴蝶翅膀上的粉末脱落,翩翩飞舞,阵阵扬起的灰尘追赶着驮运香料的骡子。桥头好记回归时的路,煮茶的声音和香气中,仿佛有孟婆在汤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庙旁的生动场景,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诗中“反唇”、“四目”、“新傩”等词语,勾勒出一幅古朴神秘的画面,而“冠分莲叶”、“镜合菱花”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服饰和器物的精美。后两句通过对蝴蝶和香骡的描绘,增添了诗中的动态美,最后以“汤煮松风有孟婆”作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