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一首

清风起蘋末,吹荡兰与芷。 迨其明灭间,歘然迷端委。 相望不相见,幽动无能纪。 万岁亦匪他,今者为我始。 条绪皆芬芳,勿为叹逝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蘋末(pín mò):蘋草的末梢,这里指微风。
  • 迨其(dài qí):等到。
  • 歘然(xū rán):忽然。
  • 端委(duān wěi):原委,事情的始末。
  • 幽动(yōu dòng):微妙的变化。
  • 万岁(wàn suì):永恒的时间。
  • 条绪(tiáo xù):事物的条理和头绪。
  • 叹逝水(tàn shì shuǐ):感叹时间的流逝。

翻译

清风从蘋草的末梢吹起,轻轻拂过兰花和芷草。 等到风停了,一切都忽然变得模糊不清,让人迷失了事情的始末。 虽然相互望着却看不见,微妙的变化无法记录。 永恒的时间并非只有他人拥有,今天它也属于我。 事物的条理和头绪都散发着芬芳,不要感叹时间的流逝。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风吹动蘋末、兰芷的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诗中,“清风起蘋末”一句,以清新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自然图景,而“迨其明灭间,歘然迷端委”则巧妙地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模糊和迷茫。最后两句“条绪皆芬芳,勿为叹逝水”则是对读者的劝慰,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要过分感叹时间的流逝,而应关注生活中美好的细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