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二首

太牢飨杂县,不能餐一脔。 至味芳且腴,无乃非鸟养。 嗜浅才乃疏,厚殖意弥广。 为农卒吾岁,喜得从偃仰。 肉食乘华轩,真性多所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牢: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牛、羊、猪三牲。
  • :用酒食款待人。
  • 杂县:指各种杂乱的食物。
  • :小块的肉。
  • :肥美。
  • 鸟养:指鸟类的食物,比喻粗劣的食物。
  • 嗜浅:指对食物的喜好不深。
  • 厚殖:指深厚的积累。
  • 为农:从事农业。
  • 卒吾岁:度过我的岁月。
  • 偃仰:仰卧,比喻安逸自在。
  • 肉食:指吃肉的人,比喻权贵。
  • 华轩:华丽的车子。
  • 真性:本性,天性。
  • :弯曲,扭曲。

翻译

用牛、羊、猪三牲来款待各种杂乱的食物,却不能吃下一块肉。美味既芬芳又肥美,难道不是鸟类的食物吗?对食物的喜好不深,才能显得浅薄,深厚的积累意味着更广阔的意境。从事农业度过我的岁月,喜欢得到安逸自在的生活。吃肉的人乘坐华丽的车子,他们的本性多被扭曲。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太牢与杂县、脔与鸟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权贵生活的批判。诗中“嗜浅才乃疏,厚殖意弥广”一句,既是对个人生活态度的自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最后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权贵生活的不屑,认为他们的本性被扭曲,失去了真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朴素生活的热爱和对虚荣、浮华生活的鄙视。

王立道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 6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