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遣兴五十八首其二

栎火垆边缩猬毛,犹贤击楫唱离骚。 头风莫与陈琳檄,腹疾无庸叔展号。 春梦半醒逐妇鸟,岳云抔土抱娘蒿。 杀机夜半衾前动,扪虱思援斩佞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栎火(lì huǒ):指用栎木燃烧的火。
  • 垆边:指火炉边。
  • 缩猬毛:形容寒冷,像刺猬的毛一样竖起。
  • 击楫:敲打船桨,比喻奋发向前。
  • 离骚:古代楚辞中的一篇,屈原所作,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 头风:头痛病。
  • 陈琳檄:陈琳是东汉末年文学家,檄文是古代用于征召或声讨的文书,这里指陈琳所作的檄文。
  • 腹疾:腹痛。
  • 叔展号:叔展,古代医者,号指呼喊。
  • 春梦:春天的梦境,常指虚幻或美好的事物。
  • 逐妇鸟:指跟随雌鸟的雄鸟,比喻随波逐流。
  • 岳云:高山的云雾。
  • 抔土(póu tǔ):一捧土,比喻微小。
  • 抱娘蒿:一种植物,这里比喻依附。
  • 杀机:杀人的念头。
  • 衾前:被褥前。
  • 扪虱:捉虱子,比喻琐碎的事情。
  • 斩佞刀:斩杀奸佞的刀,比喻清除奸邪。

翻译

在栎木燃烧的火炉边,我像刺猬的毛一样缩着,仍然比那些敲打船桨唱着《离骚》的人更为贤明。头痛时不要用陈琳的檄文来治疗,腹痛时也不必呼喊叔展。春天的梦境中,我半醒着跟随雌鸟,高山的云雾下,我抱着微小的土依附着。夜半时分,杀人的念头在被褥前涌动,我捉着虱子,思考着如何用斩杀奸佞的刀来清除邪恶。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局的忧虑和个人境遇的感慨。诗中“栎火垆边缩猬毛”描绘了寒冷的环境,而“犹贤击楫唱离骚”则展现了诗人坚守理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后文通过对疾病和梦境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现实的无奈。最后,“杀机夜半衾前动,扪虱思援斩佞刀”则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除奸邪、改变现状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