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一刘护军基秋兴

正作越来溪上梦,潮声夜打浙东城。 春花春柳皆他日,羽檄羽书悲此生。 戍火摇烟低片月,归鸿掠浦警三更。 堂堂岁月相欺得,明镜新添雪几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昭代:指明朝。
  • 护军:古代官名,负责保护边疆。
  • 越来溪:地名,可能指江苏苏州的越溪。
  • 浙东:浙江东部地区。
  • 羽檄: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
  • 羽书:同羽檄。
  • 戍火:边防驻军的灯火。
  • 片月:形容月亮不明亮,像一片薄片。
  • 归鸿:归来的大雁。
  • :水边。
  • 堂堂:形容时间流逝得庄严而不可阻挡。
  • 岁月相欺:指岁月无情,不知不觉中使人老去。
  • 雪几茎:比喻白发。

翻译

我正沉浸在越来溪上的梦境中,夜晚潮水拍打着浙东的城墙。 春天的花和柳都是往昔的记忆,而紧急的军事文书却让我悲叹此生。 边防的灯火在烟雾中摇曳,低垂的月亮显得黯淡,归来的大雁在三更时分掠过水边,惊醒了我。 岁月是如此庄严地流逝,不知不觉中,明镜里新添了几缕白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疆守军的孤寂与岁月的无情。诗中,“越来溪上梦”与“潮声夜打浙东城”形成对比,前者是温柔的梦境,后者是现实的冷酷。春花春柳与羽檄羽书的对照,突显了和平与战乱的反差。戍火、片月、归鸿等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边塞夜晚的孤寂与凄凉。最后,堂堂岁月的流逝与新添的白发,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