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鸣鸠(míng jiū):即斑鸠,一种鸟类。
- 乳燕:刚出生的燕子。
- 蹑屐(niè jī):穿着木屐,指行走。
- 补春探:补赏春天的景色。
- 半塘影失:指池塘中的倒影因水波荡漾而模糊不清。
- 萍乱:浮萍散乱。
- 曲岸香添:弯曲的岸边花香四溢。
- 鸟含:鸟儿含着花瓣。
- 冷蕊:指花朵中的花蕊。
- 无赖:此处指顽皮、不可捉摸。
- 拂袖狂红:挥袖间,红色的花瓣飘落。
- 委不堪:形容花瓣飘落的样子非常美丽。
- 莞尔(wǎn ěr):微笑的样子。
- 蚕妾:养蚕的女子。
- 柔桑:嫩桑叶。
- 蔚蓝:形容桑叶的鲜嫩颜色。
翻译
斑鸠和初生的燕子在晴朗的天气里欢快地鸣叫,我清早穿着木屐去补赏春天的美景。池塘中的倒影因水波荡漾而模糊不清,我以为是因为浮萍散乱;弯曲的岸边花香四溢,我怀疑是鸟儿含着花瓣。回头看,那些花蕊显得顽皮而不可捉摸,挥袖间,红色的花瓣飘落,美丽得让人难以承受。在小阁中,我微笑着对养蚕的女子说,只有你养的嫩桑叶颜色鲜嫩如蔚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清晨的景象,通过斑鸠、乳燕、池塘、花香等自然元素,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中“半塘影失谓萍乱,曲岸香添疑鸟含”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比喻,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和形象感。后两句通过对花蕊和花瓣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深切感受和赞美。最后一句以与蚕妾的对话作结,既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验。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
王夫之的其他作品
- 《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 —— [ 明 ] 王夫之
- 《 不揆五十齿满懿庵见过留同芋岩小酌 》 —— [ 明 ] 王夫之
- 《 玉门望狮子峰用旧作四韵 》 —— [ 明 ] 王夫之
- 《 南天窝授竹影题用徐天池香烟韵七首一 》 —— [ 明 ] 王夫之
- 《 怀入山来所栖伏林谷三百里中小有丘壑辄畅然欣感各述以小诗得二十九首 》 —— [ 明 ] 王夫之
- 《 拟古诗十九首 其十五 》 —— [ 明 ] 王夫之
- 《 广遣兴五十八首其二 》 —— [ 明 ] 王夫之
- 《 腊月一日寒雪有作 》 —— [ 明 ] 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