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咏落花十首

㬉酿云封香不扃,半拖帘影出郊亭。 一江酣熟宜中圣,万岁春阑且劝星。 病叶懒飞相枕藉,晕潮新上舞娉婷。 梅霪消尽石榴后,罍耻还倾酢百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nuǎn):温暖。
  • :这里指酿造的香气。
  • (jiōng):关闭。
  • 半拖帘影:帘子半掩,影子拖曳。
  • 郊亭:郊外的亭子。
  • 酣熟:酒喝得酣畅。
  • 中圣:指酒中的圣人,即酒仙。
  • 春阑:春意阑珊,即春天将尽。
  • 劝星:劝酒如劝星,形容饮酒之多。
  • 病叶:枯萎的叶子。
  • 相枕藉:相互枕着,形容叶子堆积。
  • 晕潮:指酒后的红晕。
  • 舞娉婷:形容女子舞姿优美。
  • 梅霪(méi yín):梅雨。
  • 石榴:石榴花。
  • (léi):古代盛酒的器具。
  • (zuò):回敬酒。

翻译

温暖的云层中酿造的香气未被封锁,半掩的帘影拖曳着,延伸至郊外的亭子。江水酣畅,适宜酒仙畅饮,春意将尽,我们且以酒劝星。枯萎的叶子懒洋洋地飞落,相互堆积,酒后的红晕新上脸颊,舞姿优美动人。梅雨过后,石榴花尽,酒器已空,我们再次倾倒百瓶酒来回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春末郊外的景象,通过温暖的云香、半掩的帘影、酣畅的江水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闲适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一江酣熟宜中圣”展现了饮酒的畅快,而“万岁春阑且劝星”则透露出对春光流逝的无奈。后半部分通过“病叶”、“晕潮”等细腻的描绘,进一步以物喻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