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

不是好山看不得,西湖游只许白苏。 出缁人素人惊犬,洗髓伐毛我丧吾。 雪色一天屯冻猬,秋声万顷讯寒蛄。 谁知落月金风里,荡漾予魂脱影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遣兴:抒发情感,消遣心绪。
  • 次韵:依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顺序作诗。
  • 和之:和诗,即依照别人的诗题或诗韵作诗。
  • 出缁人素:指从僧侣的生活中走出来,回到世俗的生活。缁,指僧侣的黑色袈裟;素,指世俗的白色衣服。
  • 洗髓伐毛:比喻彻底改变,脱胎换骨。
  • 屯冻猬:形容雪天里像刺猬一样蜷缩着身体以御寒。
  • 讯寒蛄:讯问寒蛄,寒蛄是一种秋天的昆虫。
  • 荡漾予魂:形容心灵受到深深的触动,情感波动。
  • 脱影逋:脱影,指脱离尘世的束缚;逋,逃亡。

翻译

不是美丽的山我不看,西湖游玩只允许白居易和苏轼。 从僧侣的生活中走出来,回到世俗,人们和狗都感到惊讶,我彻底改变了自己,丧失了自我。 雪覆盖了一整天,像冻僵的刺猬,秋天的声音询问着寒蛄。 谁知道在金色的秋风和落月之中,我的灵魂被深深触动,情感波动,仿佛脱离了尘世的束缚,逃亡而去。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僧侣与世俗生活的转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体验。诗中“出缁人素”和“洗髓伐毛”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从僧侣生活回归世俗的巨大变化,而“屯冻猬”和“讯寒蛄”则生动地描绘了严冬和深秋的景象。最后两句“荡漾予魂脱影逋”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心灵震撼和超脱尘世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