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梁伯纲昆仲游大锅顶

浃旬烟雨卒能收,拄杖相随到上头。 积累本来由一篑,包罗曾复让群丘。 浮云于我真无累,逝者如斯自不休。 天地四方男子事,肯将鸥鸟共沈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浃旬:整旬,即十天。
  • 烟雨:指烟雾般的细雨。
  • 卒能收:终于停止。
  • 拄杖:用手杖支撑身体。
  • 上头:指山顶。
  • 积累:逐渐堆积。
  • 一篑:一筐土,比喻微小的开始。
  • 包罗:包含,容纳。
  • 群丘:众多的小山。
  • 浮云:飘动的云,比喻世事无常。
  • 无累:没有负担,不受牵连。
  • 逝者如斯:流逝的时光如同这流水。
  • 自不休:自然不会停止。
  • 天地四方:指整个世界。
  • 男子事:男子的责任和事业。
  • 鸥鸟:海鸥,常用来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
  • 共沈浮:共同沉浮,指共同经历世事的变迁。

翻译

整旬的烟雨终于停止,我拄着拐杖与梁伯纲兄弟一同登上山顶。 这山峰的积累本始于一筐土,它包容万物,却也曾让位于群山。 对我而言,浮云真的没有负担,流逝的时光如同这不停歇的流水。 天地四方是男子的责任和事业,岂能与鸥鸟一同沉浮于世事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同登山的经历,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责任的深刻思考。诗中“积累本来由一篑,包罗曾复让群丘”体现了作者对事物发展过程的理解,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后两句“天地四方男子事,肯将鸥鸟共沈浮”则展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不愿随波逐流,而是要承担起男子的责任和事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方献夫

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 217篇诗文